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大江 《档案时空》2007,(7):44-44
贺龙以卓越的军事谋略家著称,统兵打仗,总是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手段去欺骗和迷惑敌人,想尽办法造成敌人的错觉,从而使敌人失去主动权,而自己则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3.
王翠 《双语学习》2007,(12M):221-222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登进士第,累擢知县、知州、权知开封府、权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包拯不仅是著名的清官,北宋中期进步的政治家,而且也是胸怀韬略、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家。本文对包拯在军事方面的贡献略予论述。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曾是一位“叛乱”领袖——他从红巾军的一个小军事头目发展成为以长江中下游为根据地的北方红巾军中无人敢与争锋的实力人物。刘基对朱元璋“真命天子”形象的“塑造”,从根本上说,即在各个层面掩盖或割断朱元璋与红巾军的联系。这是一个儒生的态度,同时也显示出谋略家的远见卓识。本文旨在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观照刘基及其相关诗文。  相似文献   
5.
刘基是谋略家,最能反映他本质、代表他基本特征的是谋略家。刘基作为军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朱元璋产生的是全局性的影响。刘基精于谋略,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王佐式军师,帝师级谋略家。帝师,王佐,是对刘基的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6.
教学《鸿门宴》时,一般老师们都会在杀不杀刘邦的问题上引出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谋略失去大好机会的观点,俨然,项羽是昏聩的,而范增是个智者。项羽是不是犯昏此处不论,就范增而言,他是不是个真正的谋略家呢?其实从已知的历史材料来看,众多的述评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范增名不符实。宋代张耒说他“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宋代徐钧说他“项王暴不减强秦,一语箴规总未闻”;宋周昙《范增》说“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王安石说他“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陈孚说他“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如此多的评论,足以让我们对范增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区区犹劝立怀王 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秦末战争时,应不应该立楚怀王。立怀王的策略是范增提出的,所以立怀王的策略正确与否也直接涉及到我们对范增的评价,非辩不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