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黄槐     
豆科,决明属。原产西印度,现我国南方各地和亚洲热带地区及大洋洲有栽培,为常绿小乔木,高6~7m。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深黄色,花冠大。花期9~12月。喜温暖,耐轻霜。适宜在阳光充足、湿  相似文献   
2.
木豆(学名:Cajanus cajan(L.)Millsp.英名:pigeonpea或Red Gram),原产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又名鸽豆、树黄豆、千年豆等,是豆科。木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粮食、蔬菜、饲料、柴火、放养紫胶虫等功能,还可作覆盖作物、蜜源作物、防护林、薪碳林、药用植物等,用途很广。木豆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全身都是宝,  相似文献   
3.
饲料作物品种多,适宜农户农牧场栽培的多年生牧草主要以豆科牧草为主,禾本科牧草为辅。一年生饲料作物以粮草兼收的禾谷类及青绿多汁的叶菜类为主,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水生饲料。多年生牧草见效慢、产量高峰一般在2-5年,一年生饲料作物易种、易管,播种当年就见效,并且有利于轮作倒茬。具体选择方法,主要根据畜禽种类而定,要做到因类而异,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木蓝属系统研究的简史,对该属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及属下分类进行系统   研究,根据植物习性、叶的特征、果实形态及含种子数,将国产木蓝属80种,1变种归纳为3亚   属,并将木蓝亚属分为14亚组,其中包括9个新亚组,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并编    写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2种豆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导管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演化趋势,与花部的演化趋势似乎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06,19(3):7-7
历来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近年来,苜蓿产业在国外发展速度迅猛,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苜蓿发达的根系、高蛋白质含量和特高的生物学效价、良好的适口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云南桑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在宣威市建成一个种植面积达60余hm2的苜蓿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成1000m2加工厂房,同时引进日加工能力30t的牧草烘干设备。并采用“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动广大农户栽种,预计每年将为市场提供2000t优质苜蓿草捆饲料。优质牧草——苜蓿草产品加…  相似文献   
7.
弥散山蚂蝗Desmodium diffusum(新拟)不同于大叶拿身草D. laxiflorum,然而前者在中国却不被承认。弥散山蚂蝗广布于中国,与大叶拿身草相较更为普遍,而大叶拿身草仅分布于中国的广东、广西、台湾及云南南部。崔现举等将弥散山蚂蝗置于单序山蚂蝗D. unibotryosum种中。根据国际命名法规,单序山蚂蝗为一非法名称,属弥散山蚂蝗的异名。本文介绍了弥散山蚂蝗和大叶拿身草的分类历史、种的检索表、种的文献、异名及分布。同时,指定了弥散山蚂蝗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8.
两型豆花器官的扫描电镜观察及花粉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两型豆的花器官的特征,并测定了其花粉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几种豆科牧草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鹰嘴紫云英 (Astrogaluscicer)、苜蓿 (Medicagosatira)、红豆草 (Onobrychisuiciaefolia)、甘肃棘豆 (Osytropisransuensis)、红三叶草 (Trifoliumpratens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胡卢巴 (Trigonelletibetana)和扁蓿豆 (Trigonellaruthenica)八种豆科植物的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诱导 .不同种类的外植体在UN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 ,均获得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继代采用MS 2 4_D 0 5mg L 6_BA0 5mg/L培养基 .分化采用两种培养方式 :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 .分化的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 ,观察胚的发生 .苜蓿、红豆草、扁蓿豆的愈伤组织经诱导分化出胚状体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