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精选了贞观朝谏事29条,对每一谏事所涉及的时间、人名、官职、数量等问题作了详细考订,纠正了旧史记载中的许多讹误,为以后的谏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崇贤馆记     
李克 《寻根》2015,(2):112-113
太初混沌,盘古开天辟地;斗转星移,万象其命维新。炎黄先祖,崛起东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华夏文明,源出细水涓涓;日夜不息,汇为浩浩江海。上古有河图、洛书之说,先民有结绳、书契之作。自夏商以降至于隋唐,我先人以玉饰、甲骨、钟鼎、简牍、碑碣、帛书、刻录  相似文献   
3.
藏王求婚     
贞观年间,藏王松赞干布派使臣东赞向唐朝皇帝求文成公主为婚。这时,印度、波斯、苏禄等好多国家的国王,听说文成公主美丽而贤慧,也都派了使者来唐朝求婚。  相似文献   
4.
贞观的<金缕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闯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一字一句,真挚感人,宛转反复,心迹如见.  相似文献   
5.
唐王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是一段负有盛名的封建治世,史称“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盛世的出现,首先是大势所趋,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结果,也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开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贞观年间,唐太宗与大臣们就如何治国安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原则和统治思想,有力地促成了“贞观之治”。概要而言,贞观之治的政治精髓  相似文献   
6.
杨子才 《新闻窗》2005,(2):27-27
文章以情动人。几千年来,弄笔之士人人知道此理,但终因囿于天赋,或识见不博,或方法不对,或实践不笃,多数做不到这一点。而做到了的人,因文章有强大感染力,便成大手笔。清代顾贞观的《金缕曲》二首,历来被人赞颂,流传久远,堪称绝唱。  相似文献   
7.
彭惠莉 《兰台世界》2007,(12S):67-68
隋朝统一全国后,鉴于南朝吏治腐败之教训,制定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以此为准则来强化对官吏的管理,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然而,所创制度未能发展完善,社稷沦亡,继之而起的李唐王朝承袭了这些制度,完善健全了官吏的管理考核,在考核方式、评定标准、奖惩措施等方面进一步严密。贞观年间,唐朝统治者修定了考课法作为《唐令》的第一篇颁布施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贞观君臣通过修史,在总结六朝历史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方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从南北文学异同等大的方面作了探讨,却缺乏全面细致的论述。本文通过对贞观年间所修《周书》等八部正史中文苑传或文学传的资料梳理,对贞观君臣的文学思想进行了考察,认为:他们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在此基础上,肯定文学的缘情功能,树立了“尽善尽美”的文学理想,为唐文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秦燕春 《中国文化》2007,(1):90-107
中华帝国由朝廷颁布钧旨将历代大儒从祀孔庙这一作法,始於唐代贞观年间,次第沿袭,至宋元以降尤备受重视。经历代帝王增添、改换之後,清末配享孔庙的大儒已经多达156位。无论在京师国子监,还是地方省、府、州、县学文庙,其人员组成都是固定统一的。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贞观时期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治世,与唐太宗和众多贞观重臣的政治思想密不可分。本文旨在探究贞观时期主要政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