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60篇
科学研究   15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伦理学的视角,对竞技运动的伦理基础及其技术化转向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竞技运动伦理的本质,论证了其伦理转向的三种原因:技术效益与效率原则的合目的性的展现、量化记录超越与优胜原则的合目的性确立和负向价值的合目的性等同。  相似文献   
2.
中俄畅销期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在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营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绿洲,是发展中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公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以经验性为特征的翻译的传统研究方法无法促成翻译理论话语的体系性发展。翻译研究界一贯的理论思维简化与学术品味欠缺正好反证了积极研究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成果,借以拓宽研究视阈,更新理论内涵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相似文献   
4.
5.
栗心怡 《东南传播》2022,(11):90-93
“波西米亚人”这一概念最初指代古捷克波西米亚地区内的吉普赛人,后来法国人用其来称呼住在巴黎贫民区内的非传统艺术家们。“波西米亚人”在生活与艺术实践过程中形塑了物理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波西米亚空间”,并随着缪尔热、普契尼、拉森等艺术家在作品中对波西米亚群体的书写,与小说、剧场、电影等媒介属性的叠加,将其高度符号化为了一种不受传统或主流制约,追求高度自由与纯粹艺术的生活态度。当“去人类中心化”的理论思潮介入空间研究,为“波西米亚空间”在物理与文化意义上又增加了新的本体视角,强调在电影本文中出现的“波西米亚空间”不只是呆滞的叙事背景,而是具有主体性的“自在之物”。  相似文献   
6.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似乎挑战了忠实的传统标准,笔者举例分析了文化转向下译品的忠实性。  相似文献   
8.
谁不希望故事画上一个完美句点,而不是一个转向低谷的逗号;谁不希望青春拥有一个美好容颜,而不是一颗美中不足的痘痘;谁没有爱美之心,更何况是青春期的孩子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对着那蓄势待发的罪魁祸首—一枚枚小红点,不禁大声疾呼:可不可以只要青春不要痘?  相似文献   
9.
李培龙 《内江科技》2011,32(3):208-208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教学思路,详细分析了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是一种吸收,在阅读中可以汲取创作的经验,体验作者的情感;写作是一种倾吐,可以表现自己的技巧,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段话鲜明而准确地揭示出读与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最好的范例,不仅指明了作文的方向,还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给予了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充分地把握文本,艺术化地实现读写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一、依循文本创作特色,在模仿中实现文本迁移儿童具有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儿童作文的起始阶段的高超的模仿才能上。这种仿写练习是从阅读教学走向习作教学的桥梁,更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