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了阻尼振动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并且在分析中避免了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将高等数学的运算转化为初等代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2.
振子由于受到阻尼的作用 ,能量不守恒 .分析了振子在过阻尼和临界阻尼情况下的非周期衰变运动 .  相似文献   
3.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研究实验中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观察灵敏电流计内部线圈运动特性的方法;R3电阻的选择对测内阻Rg值的影响;两种处理数据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对RLC电路暂态过程的分析中,较多的应用了数学知识——解微分方程.由于一般的《电磁学》教科书均未给出详细的推导和讨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详细的推导和讨论,从而清晰地给出RLC电路暂态过程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5.
为处理非比例阻尼系统可能出现的过阻尼模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复模态叠加强迫振动分析方法,建议无论模态是否过阻尼,复模态振动分析时应成对使用复模态.以一个连接任意布置外部阻尼器的悬臂梁典型非比例阻尼系统为例,其第1阶模态会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过阻尼.在厘清复模态响应与实际动力响应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采用改进复模态叠加法获得时域响应、传递函数和方差的完整理论方法.将方程分为实部和虚部,使得原复数域运动方程成为基于实数矩阵的增广状态空间方程,从而克服了采用复数矩阵计算时变响应的困难.此外,针对基于白噪声滤波的外部激励,提出了一种高效方差响应评估方法,降低了计算资源消耗.结果表明,相较于假设模态法,复模态叠加法的结果更接近于有限元结果.基于遍历法研究最优阻尼器参数和位置时,采用多个小阻尼阻尼器优于单个大阻尼阻尼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线性振子的过阻尼特性,指出处于过阻尼状态的线性振子在特定初始条件下能越过平衡位置一次.在另一特定初始条件下,振子将能最快地到达平衡位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有源RLC电路在过阻尼情况  相似文献   
8.
9.
用RLC并联二阶网络进行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实验,在理论上进行推导,论证,对电路元件的具体参数进行计算,并借助示波器得到与计算结果相一致的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