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最好的朋友:你好!最近好吗?我想你过得一定很不错,可是这段时间我却一直不敢面对你。我好害怕你的眼神,并不是你对我不好,可是你对我越好,我就越不安心……还记得那次考试吗?也就是我被老师表扬的那一次,我是100分,而你只得了97分。也许你已记不清了,但我却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不光彩的100分……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手写汉字的可见线段和不可见线段进行联合编码,并对汉字笔画编码进行加权分类,较好的解决了联机手写汉字识别中连笔及笔顺自由问题,最后采用无回溯串匹配算法实现了汉字识别。  相似文献   
3.
正在行楷中,木字旁做字底的时候,常把撇捺变化为左右点,这样显得活泼,同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其他字中的撇捺,有的也做这样的变化。如:未、公。王羲之欧阳询行楷中的短横、短竖,常变化为点,便于连笔。  相似文献   
4.
笔迹与心理     
手的活动与脑的功能息息相关。手的活动为大脑所支配,其活动方式实际上是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状态的反应。个体的书写行为反映出书写者的心理活动。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书写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今的汉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在字体普及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人们对于字形意义上的行草二体的规范性缺乏了解,由此就造成了日常书写中触目可见的“连笔”乱象,这实质上是汉字文化的一种缺失。若要为“连笔”规范性的普及寻求理论依据,就有必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回顾于右任先生当年编定和推广“标准草书”的思路,并进一步思考传承汉字文化、实现古为今用的新的可能性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