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和航海图》的研究,对于填补中国古代档案史海图档案内容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中外关于《郑和航海图》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概要阐释了《郑和航海图》的产生、特点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戴亚兵 《广西教育》2013,(13):40-41,45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率领大明船队远航西洋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教学思路】一、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容和脉络结构。二、突出重点,品味语言,学习写法。  相似文献   
4.
自西汉开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一千多年里,狮子作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性使,自域外源源而来。时期不同。来华狮子的国别不同,来华路径不同,来华方式也不同,将郑和下西洋前的狮子来华与郑和下西洋后的狮子来华作一比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和下西洋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国际地位的历史转折--郑和下西洋意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时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壮大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可惜这航海史上的辉煌壮举后来竞被视为劳民伤财的弊政加以禁止.于是,中国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远远大于后来的哥伦布之辈的"地理大发现",但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则远逊于后者.其主要原因前者是为提高明王朝的政治声望而不惜钱财;后者是为经济扩张而不惜冒险发财.可见,如果完全不顾经济效益,即使再辉煌的事业也必定难以为继!闭关自守无异于自我窒息,面向世界才有出路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郑和远航》是一篇有文化底蕴的文章。执教前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我不由得感叹:中国人顽强的探索精神着实让人敬佩,中国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啊!  相似文献   
7.
伍怀林 《成才之路》2011,(32):71-71
教材简介: 《郑和远航》一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简要地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有力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出色的航海技术和可贵的探索精神。课文篇幅较长,但是层次非常清楚,围绕“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把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5,(8):46-4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范春歌重走郑和航线摄影展”6月29日至7月14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以及新闻界、文化界同仁和大批热心观众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三宝垄市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首府,为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城市,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通商口岸和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口三宝并,井旁有座三宝亭。这些地理事物的名称都与三宝有关,而这个三宝便是我国历史上七下西洋的“三宝(保)太监”郑和。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与达·伽马和哥伦布的远航对比中,说明因不同的背景、目的和影响,其结果与性质则迥异。明成祖的中国的天下观与中国传统的协和万邦对外思想,引领郑和作为和平使者,扩大了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在西方殖民扩张的世界秩序论指导下达·伽马和哥伦布的远航,则给亚非拉的人民带去了一个整整持续了三、四百年的殖民主义暴力侵略、掠夺的时代。郑和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贯彻和体现了华夏文明天下观的伟绩,是永载世界史册的。新时代的中外交往是我国历史上中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一带一路"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寻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积极的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