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缺乏领导核心,在“排满”思想的影响下,革命党让位于黎元洪成为一种历史必然。而黎上台后,不仅改变了起义队伍群龙无首的局面,而且获得了各个阶层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使清廷成为孤家寡人。黎在湖北军政府中开始倾向革命,既声明反清又一度与黄兴合作指挥民军保卫首义成果,尤其是在议和谈判中坚持共和立场,基本上代表了武昌革命党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1]政权接班人的问题,在整个封建王朝中事关重大.哪一位开国皇帝不像秦始皇那样,希望子子孙孙万世而为君.打江山不易,守成却更难,为了江山永固,为了中央政权的强势与稳定,历代统治者在皇子培养、亲王管理制度上可谓煞费心思.唐朝初年,刚历经隋末唐初朝代更替的统治者们借鉴亡隋的教训,吸取历代兴亡得...  相似文献   
3.
智力开采     
周锐 《小火炬》2011,(12):12-15
张飞有事去找诸葛亮。进了院门,每个房间都找过,没人。张飞来到后花园,抬头一看,大吃一惊——诸葛亮挂在树上!"先生啊,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不开!"张飞一边喊着,一边急急跑到树下。张飞仔细看时,觉得诸葛亮不像寻短见。如果寻短见,该用绳  相似文献   
4.
吴庆 《寻根》2014,(4):128-129
<正>郡望之概念,尚无统一说法,《辞源》《辞海》《中国历史大词典》解释各异。胡阿祥先生认为,郡望是家族地域观念的表现,即显贵的家族世代聚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形式上一般以郡名表示,有时也写作姓望、族望、地望等;这种显贵的家族被称为郡姓,郡望具有顽固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5.
惠泉 《文化交流》2011,(9):11-13
纪念辛亥百年,人们缅怀杭州光复当天的临时都督、有“浙江蔡锷”之称的童保暄,无不感慨忆念。尤其是童保暄的故里浙江宁海县前童古镇,当地群众和四方游客在领略古镇风光时,驻足前童故土凭吊这位辛亥先烈,思绪绵绵。  相似文献   
6.
凡读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的人,无不为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所倾倒.滕王阁之所以叫滕王阁是因为这座名楼是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在高宗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廿二年后,即上元二年(675),新任洪州都督嗣伯屿在滕王阁大宴群僚,目的是想让他的爱婿乘机显露一下才华.  相似文献   
7.
南中于蜀汉有战略意义,作为统摄南中事务的军政长官——■降都督,是保障蜀汉在南中实现这个利益的。正由于此,蜀汉政权格外重视降都督的选任;也正是降都督位显责重,有关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施元凯 《历史学习》2001,(12):11-11
辛亥革命爆发后,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的相关解释有些简略,只提及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对于这种解释好多学生并不理解,觉得革命党人也太幼稚了,怎会轻而易举地将政权交给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应该讲清楚这件事的真正原因,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长期治理的湖北武昌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他所创办的近代实业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所创办的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坚强的骨干力量。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种豆得瓜”,张之洞确实不自觉地充当了辛亥革命酿造师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都督诸州诸军事”,是魏晋时期的地方军事区划和军事组织制度,它创立于东汉延康元年(220),而发展完善于西晋,东晋时期,成为曹魏,两晋常设持方军事区划制度,其名称,治所和管区渐趋稳定,数量逐步增加,取权亦日趋扩张,都督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自身的若干重要特点,最终向着军民兼治,凌贺于州级政区之上的地方集权式管理体制演变,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隋唐时期地方高级政区制度的滥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