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2006年12月8日早晨门打不开了。原来是爸爸走得早,稀里糊涂从外面把门锁住了。本来上班就要迟到,这一下妈妈更急了,连忙打手机请爸爸紧急我的右耳朵,痒得我直躲。还有小朋友告诉我:“你右鼻孔流血,就跳一跳右脚。”我顺从地试了试。不知是吹耳朵吹的,还是跳右脚跳的,反正鼻血是  相似文献   
2.
郝遥 《百科知识》2015,(2):30-35
<正>大家熟知的日本的《樱桃小丸子》可以说是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了,它已连续20余年高居日本动画收视率前三位,目前已制作播出超过1000集,但是,仍于每周日黄金时段下午6点准时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相当于中国的CCTV-1)连载热播,它实际上已成为日本男女老少心中的第一国民动画。在日本,动画片被人们称为"无烟重工业"。日本的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动漫业表现出强劲的产业竞争力。在动漫业领域,作为主导巨头,美国和日本的影响力一直较大。与之相较,中国动漫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记者在埃及调查后发现,该国极具成为我国动漫海外"黄金市场"的潜力。埃及本土动漫业遭遇滑铁卢上世纪30年代,迪斯尼公司设计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传入埃及,埃及弗兰克尔兄弟受到启发,制作了埃及第一部动漫电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23日,伴随着熟悉的《阿童木之歌》:“铁臂阿童木,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啦啦啦……”备受全球瞩目的3D动画巨制《阿童木》终于公映,与全世界的阿童木迷见面。它是根据经典动画人物“铁臂阿童木”的故事改编的,在为广大影迷带来意外惊喜的同时,票房也取得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4,(32)
正小记者来回答漫画的魔力主要在于它能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感、趣味性。。小主持大讲堂有人称漫画为"带刺的玫瑰",因为漫画一般都是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它的魔力在于画法简洁,但造型生动;篇幅精炼,但情节曲折。漫画运用简单而夸张的线条勾勒出画面,集讽刺与幽默于一身。漫画中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使画面产生幽默、诙谐、怪诞、风趣的艺术效果。正是这样,漫画才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吧。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的张小尔,每天中午吃饭都会磨磨蹭蹭。这天中午,他慢慢走进教室,老师刚想发作,突然,她大惊失色地指着张小尔的衣领说:"张小尔,你衣领上有只虫子!"班上哗然,谁知张小尔镇定说:"嘿嘿,老师,我去树下看了会虫子,带来了个小小的宠物,老师顺便也给它一  相似文献   
7.
王宝琪 《下一代》2015,(3):43-46,38
1.神童出世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的儿子飞雄,在车祸中身亡了。天马痛失爱子,伤心不已。于是,他以自己儿子的外形制造了拥有七大神力、十万马力的机器人替代他的儿子,还将儿子的情感与记忆注入了阿童木的大脑内,这个机器人就是铁臂阿童木。阿童木以为天马博士就是自己的父亲,他对天马博士说:"爸爸,我是个无所不能的勇士,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有什么事情要让我替你做吗?"天马博士说:"孩子,你是我制造的机器  相似文献   
8.
一身蓝白相间的校服,配条墨绿色的长丝巾,整齐的刘海下是白皙而干净的脸庞,加上时不时绽放在嘴边的从容微笑——  相似文献   
9.
2009年过去了,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年的动画片吧。《冰河世纪》《麦兜》《多啦A梦》等经典系列动画片纷纷推出了续集,在延续原有风格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惊喜。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电影公司也年年如约推出动画精品,一部《飞屋环游记》赚尽口碑和票房。一些经典漫画经过改编后,开始转战大屏幕,如备受大家喜欢的《铁臂阿童木》。  相似文献   
10.
赵英著 《出版参考》2007,(9X):15-15
铁臂阿童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日本电子琴卡西欧的使者被带到中国,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而近年阿童木的续集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原因是热爱科学、勤奋聪明的阿童木,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氛围。而今,儿童的主导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阿童木续集企图在中国“落地”的努力就不甚成功。尽管他是日本动画之父手冢治虫的经典之作,商家也鲜有响应者。那么动漫创意的源头从何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