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5,(5):F002-F002
改革开放以来,铜鼓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在宣传报道、事业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为丰富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和铜鼓的对外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竹 《江西教育》2014,(1):48-48
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校园文明建设,铜鼓县一小自新学期伊始,每班级均以“每月一重点,一周一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品牌创建活动。每月训练重点及每周训练项目,学校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并将安排表分发到各班班主任手上。例如,确定了本周为“良好环境”周,下周为“诚实守信”周,第十周为“相互帮助”周等等。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6日,江西省铜鼓县客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和赣两北第一届客家化研讨会在铜鼓县城隆重召开。江西省师范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许怀林教授、宜春市人大郭明副主任和铜鼓县党政有关领导以及客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客家研究专家、学近百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光明  义勇  维东  杰能 《江西教育》2005,(10):21-22
“只为发展想办法,不替落后找理由。”——卢维美同志的座右铭 “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1998年3月卢维美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调会县教委情办教育,带着责任办教育,宵衣旰食,呕心沥血,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育爬坡越坎合力攻坚。  相似文献   
6.
徐光明 《中国教工》2009,(12):23-24
在赣西北铜鼓县,林海茫茫的大山深处,有一位老师,31年来一直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他既当老师,又当保姆,还是炊事员、勤杂工。他就是江西省铜鼓县离桥乡梁段村小学教师林兴修。同事们说,林兴修是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正>以"林海竹韵·七彩校园"为主题的铜鼓县第八届师生文艺汇演在该县第二小学举行。来自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县素质教育成果。多年来,铜鼓县教委始终把加强学生艺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  相似文献   
8.
浙日 《神州学人》2000,(5):28-28
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大塅村青年农民黄生长靠一窝野鸡发家,并创办了江西省德盛珍禽养殖场,拥有资产百万元,1997年被省政府授予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98年被团中央授予“农村星火计划科技带头人”称号。 1995年清明节,小黄上山扫墓,捡到12枚野鸡蛋,经人工孵得8只雏野鸡,并精心饲养,靠6只母野鸡产蛋、连续孵育,后来,小黄又将猎户活捕的数种野生珍禽,进行多元杂交优化,培育出新品种──锦凤野鸡。 锦凤野鸡飞翔力、生命力、抗病力等特强。据测定,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家禽和美国七彩山鸡,且肉质细嫩,肖香润滑;羽…  相似文献   
9.
短波     
《江西教育》2010,(11):25-25
铜鼓县第一小学采取多项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先后有4名教师在国家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其中邓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全国第十二届小学教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上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垂钓万岛湖     
张纲荣 《中国钓鱼》2006,(12):54-54
山青水秀的武宁县,地处赣西北的幕阜山脉,东临世界历史文化名山庐山,北倚国家风景名胜区九宫山。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水,源于铜鼓县,流经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注入浩瀚的鄱阳湖。千百年来,修水奔流不息,滋润着沿河的数百万人民。20世纪70年代初,雄踞亚洲土坝之最的拦河大坝在永修县柘林巍然矗立,七百里修水高峡出平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