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和总结前辈学者在《守法》《守令》分篇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学界在简768—775、简802—806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并对这两组简文的归属进行重新辨析,认为简768—769、简802、简806属于《守法》《守令》,简770—775属于《库法》,简803—805尚无法确定归属。  相似文献   
2.
<正>自王国维以来,学术界利用出土汉简与传世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发掘报告),对河西边塞吏卒生活进行研究,涌现了众多成果。不过,已有研究几乎都局限于个别专题,多为零散论述。籾山明先生的《漢帝国と辺境社会》[1]是此前仅有的一部系统论述,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篇幅短小,许多细节没有论及。因此,还缺少一部全面系统的著作,赵宠亮先生的《行役戍备:河西汉塞吏卒的屯戍生活》1填补了这一空白。这部书脱胎于作者的博士论文(2011年),加上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关于张家山汉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在法律思想、制度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1974年在居延破城子发现的《塞上蓬火品约》是研究汉代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的重要文献,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对这封文件的性质,一直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均有误区,本文研究后认为,品约即品程,又叫科,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内部的办事标准和人员行为准则,后来发展为式。  相似文献   
5.
在简牍材料中有部分关于汉代马政的内容,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资料归纳了西汉时期马政的一些方面.包括饲料供给、马匹登记和疾病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9,(4):47-53
肩水金关汉简中包含大量的私传文书,私传文书的申请不仅有严密的申请程序,还需要对申请私传者进行全面的信息调查。申请程序的严密和出行前严格的相关身份信息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欲出行的普通民众形成严格的限制。这些通关私传的申请所体现出来的汉王朝控制人口流动的手段,是为了达到汉王朝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8.
敦煌汉简的"民间性"问题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以往人们在从汉代教育、官吏选拔制度等因素讨论此问题时,忽略了汉代的书法理论.然而,当我们直面历史,回到当初的文化语境时,汉代书论告诉我们:对于书法的各种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所谓官方书法、文人书法、民间书法之间的界限也是比较模糊的.  相似文献   
9.
出土汉初律中的赎刑一般被分为规定赎刑与替换赎刑。根据出土简可知规定赎刑可进一步分为比照赎刑与直定赎刑。其中,比照赎刑直到唐律中仍然存在,直定赎刑则在西汉中后期为罚金刑所代替。  相似文献   
10.
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问,其所依赖的资料是当地出土的古文书及文物,主要包括莫高窟南区藏经洞、北区诸石窟出土的文书与绘画品,以及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石窟中的雕塑与壁画,在更广的范围内还包括敦煌汉简和其他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在这些敦煌资料中,除少量来自其他地区外,绝大部分是敦煌本地的,反映了中古时代敦煌基层社会的面貌。历代王朝所修的正史多偏重中央而轻忽地方,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情况记载极少,即便有往往也支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