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听界》2008,(3)
镇江广播电视局(总台)下设镇江人民广播电台、镇江电视台、镇江广电网络技术中心、镇江广播电视报社、镇江广电后勤服务中心。广播  相似文献   
2.
束剑竑 《视听界》2006,(6):98-99
镇江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建台,经历了风风雨雨的22年,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落,目前处于暂时的低潮期,但正在求新求变。社会的新需求,技术的新发展,加上广播人的奋发努力,广播必将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一、发展的难点和优势(一)难点分析从发展的几个阶段看,镇江电台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听众群的流失,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1.在与其他媒体竞争中,广播自身缺陷给电台发展带来困难广播的主要劣势在于时间的不可逆及动态的不可视两方面。前一种劣势主要是与报纸比,广播传播得快,消失得也快,稍纵即逝。后一种劣势主要是与电视比,…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其诗词书画为当时巅峰之作。其高沽的人格和富有魅力的文化性格令后人景仰。他一生颠沛流离,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和文坛佳话。镇江以其雄秀的山水,南北通衢的地利,让诗人驻足留连。据有关专家论证,苏东坡到润州(今镇江)有11次之多,吟咏镇  相似文献   
4.
六朝文化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镇江开展现代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在弘扬六朝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镇江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学习研究、传承创新、开发运用上下功夫,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应当注意避免出现一些不好的倾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机电分院)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其前身是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镇江职业教育中心校。目前学校设有机电、财经、商贸、艺术、旅游、电子、信息、化工、汽车等大类专业,  相似文献   
6.
元代漕运以海运为主,河运管理制度较为粗疏混乱,围水垦田、私决堤堰等造成江浙运河频频缺水而难以通航。元代对江浙地区淮扬运河、练湖、镇江运河及苏杭运河的治理,多以疏浚为主,虽难以根治,但有效地维持了运河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7):F0002-F0002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坐落在江口场镇制高地,背依青山,视野开阔,是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始建于1947年12月,经过六十载栉风沐雨,几代人励精图治,而今已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按照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镇江精细化试点”的部署要求,形成“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减负与增效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坚持质量导向,以综合治理重塑教育生态;坚持发展导向,以评价改革促进提质增效。镇江市“双减”工作的实践反思包括: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抓“双减”合力;注重统筹发展,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条独具特色的流动文化长河,为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镇江作为大运河途经的重要城市,其不同类型的建筑样式是城市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也是城市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见证.针对大运河周边城市内不同类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以镇江为研究对象,例举分析了近代以来不同形式的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证了扬州—镇江长江公路大桥的架构对扬州—镇江经济区城市化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两市在高新枝术、产业结构和基础工业方面的互补作用,展望了扬—镇中心城市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