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谚语     
《新高考》2013,(Z2):69
  相似文献   
2.
留日初期,鲁迅认为中国周民性最缺乏诚和爱。弃医从文后,他呼唤以独立、自主、自省、自尊、勇敢进取等“抱诚守真”的精神批判“伪士”。民国成立后,共和危机下,产生了与传统彻底决裂的意志中产生的新文化运动的“政治”。1918年4月,有感于民国成立后国民精神与共和政体所需精神之“诚”的距离,鲁迅加入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呐喊”,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众多作品里我独爱的是收归于彷徨集里的《长明灯》,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疑问、太多回答。暂且不争论它到底是属于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象征主义作品,就单其小说构造来说,比起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更加凸显其身陷文化重复困境中的深思以及对“先驱者”这一内涵的时代定义。  相似文献   
4.
【原文】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塾,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着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  相似文献   
5.
长明灯》一直笼罩在《狂人日记》的阴影下,未能获得充分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寓言,《长明灯》事实上与《狂人日记》形成一种互补的意义指向;《长明灯》通过“疯子”的命运揭示出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疯子”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力对异己者的缺席判决,暴露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08,(6):28-28
对王权说"不"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子,面对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远道而来的两位大夫,坚定地说:"不。"他如此潇洒地推掉了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实在豪放至极!濮水清波吸引了他,让  相似文献   
7.
迷信是一种对事物错误的认识思维方式,迷信不要求怀疑精神和实证精神.《长明灯》中民众的迷信心态显现出了国人灵魂中的瘤疾,医治这一灵魂瘤疾是鲁迅毕生的努力目标,也应是今天学校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相似文献   
9.
长明灯》一直笼罩在《狂人日记》的阴影下 ,未能获得充分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寓言 ,《长明灯》事实上与《狂人日记》形成一种互补的意义指向 ;《长明灯》通过“疯子”的命运揭示出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 ;“疯子”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力对异己者的缺席判决 ,暴露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形象都做了深入的挖掘和丰富的阐述,但研究者对此两部作品不是一概论之,就是并列或者个案研究,没有看到这两部作品内在的思想联系.本文试从鲁迅对这两部作品中的"狂人"形象刻画的变化来探讨鲁迅思想的变化,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国民性的一贯思考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