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4篇
教育   1026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阶级概念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从阶层的角度揭示社会分工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揭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产生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对立。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任何撇开其中一方而强调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特征,它是由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改良主义思潮长期演变而来的。唯心主义伦理观是改良主义道路的哲学基础。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既有批判资本主义并要求对它进行改造的一面,又有与资本主义妥协并力图维护这种制度的一面,这就是其内在矛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经过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现阶段确认我国各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性质,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社会中,法与道德既有着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着相互事例的一面,无论是矛盾,还是融合,都要严格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阶级属性,始终张扬、维护法的权威,在法制和程序的途径去协调法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5 4年到 195 5年 ,毛泽东同志直接介入并强力干预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纵观这场远远超出学术讨论和批评范围的政治批判运动 ,不难看出 :他对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所取得的成果估计不足 ,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6.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明代书法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他的右手拇指旁天生长了一个小指,所以有号为枝山,又号为枝指生。他出身名门,父亲祝颢,官至山西左参政,外祖父徐有贞,官至大学士,封武功伯,能诗善书。岳父李应祯以善书授中书舍人。  相似文献   
7.
清人极其重视科举,士子读书的目的是求仕进。由举人、进士入仕被称为“正途”,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据统计,清代的740多位尚书中,进士出身的多达339位;980位地方巡抚中,进士出身的就有390位,至于举人、进士出身的中下级官吏就更多了。故《清史稿》称,“(官吏)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相比”,因此,清代科举出身者,在社会中地位很高。清代的笔记小说,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科举,并从多角度记载、反映了科举这一社会盛事,其中用道教来解释科举现象的材料很富有文化韵味。  明清道教承袭了唐宋以来将进士神秘化的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8.
9.
王颖曜 《新闻大学》2006,2(4):107-112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广告的文本分析,并结合房地产业内杂志的解释,揭示房地产广告如何毫无遮蔽地指认着中国的顶层,并借用西方文化、社区、家和自然的符号,为这个毫宅阶层制造着起源和传承的合法性。这场制造顶层的居住运动中,还为富人提供了克服城市焦虑和贫富差距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办法。其中,被扭曲的是家、社区和自然,被凝固的是占有和安全展示财富的欲望,这从某种角度展示了中国当下的现代性面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编辑出版方向的研究生,我也算是个出版的边缘人了。一直都很敬佩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蔡玉洗老师:他不仅把江苏文艺社办得有声有色,麾下的四星级凤凰台饭店也俨然成了文化的牌子。然而他决然开辟一番新的事业,因为“在这个出版大变革的时代,我希望可以留下自己奋斗的影子”——为理想奋斗的人永远充实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