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说实话,在提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从未真正地、主动地去了解"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个我正在挥霍青春的地方。一条北京的三环路活生生把我们学校劈成了东、西两院。除了"大一"时上听力课需要花十分钟走到西院,其他时间,我的生活范围就局限在小小的东院。记得"大一"刚开学的一天,我在校外吃过饭回到学校,不小心迷路了,结果心怀忐忑地走了五分钟,竟然就从东门走到了西门,把学校横穿了,学校之小让人无奈。不过学校小,好处也显而易见,比如从宿舍楼走到食堂只需要半分钟,而且每天早上只要在上课前十分钟起床就不会迟到。  相似文献   
2.
<正>我过去几年在美国多次参加有关中国在非洲的研讨会,但真正到非洲一线采访中资企业,去年8月还是头一遭。我的目的地: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作为驻华盛顿的记者,埃塞可以说是最熟悉的名词之一。华盛顿及周围地区居住着约25万埃塞俄比亚裔人,数量仅次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华盛顿,埃塞饭店到处可见。坐出租车和逛商店,也会常遇到埃塞裔司机和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