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除传统的大一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能够适应个别差异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仅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有充分的理由根据,而且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王磊 《课外阅读》2011,(9):137-137
《不跪着教书》作者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本书收录的是他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教学随想,有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贵州教育》2011,(15):2
贵大附中是贵州省教育厅直属中学,贵州省首批新课改样本校之一。高中部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1100余人,教师7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3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在读硕上生6人。高中发展规模为每个年级12个班,共36个班。由贵州大学北校区、南校区、蔡家关校区子弟学校合并而成的贵大附中具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2009年,学校对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进行梳理、讨论、修改、整合。办学理念为:  相似文献   
4.
李良旭 《课外阅读》2011,(17):26-28
2011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名额竞争十分激烈:来自世界34950名申请人中,最终只有2158名被录取,录取率约为6.2%。来自南京师范附中高三学生芮雪在哈佛入学考试中,数理化全是满分800分,生物770分,美国历史740分,美国文学740分,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德育》2020,(4):F0003-F000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农村社会实践肇始于1990年,历经三十年,建立起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作的组织实施方式,实现了三方协同育人。在清远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先后开拓了清远市源潭镇大连村(1990-2006)、清远市飞来峡镇龙埗村(2005至今)两个学农基地。每年活动为期一周,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基地村民和村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学校组织高中二年级师生深入农村,以小组为单位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农村劳动、社会调查、军事拉练、研究性学习、农村小学支教、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实践性活动;学校还将学生家长、基地村民和村领导等纳入活动评价过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11,(5):10-12
主题应鲜明、突出班会应力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切忌加入太多内容,而内部却缺乏逻辑。一般情况下,班会主题宜小不宜大,大题目容易说空话、套话,易使主题分散;题目小,深挖掘,主题就鲜明、突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会的题目都应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的是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小主题深挖掘。(霍佳北京石油学院附中100083)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18所重点高校附中之一,她的前身为建立于1916年的国立武昌高师附中,1980年正式定名为武汉大学附属中学。2001年2月,原武汉大学附中、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附中、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附中合并,组建成新的武大附中。学校伴随武汉大学经历了百年沧桑巨变,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特色的完  相似文献   
8.
杨宝利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1):90-91,96
音乐院校附中的声乐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学方法、变声期问题、艺术实践及心理变化等方面来探索其声乐教学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17,(7):112-118
具备志、情、识、践素质结构的文科预备人才是当前和未来高中教育的育人目标之一。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二十多年的课改实验表明:尊重学生差异性的生源选拔机制、在文理兼容底色上凸显文科特色的课程设置、以培养研究者为旨归的教学变革、践行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践课程群开发,这四项基本环节所构成的培养途径可达成此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及基于教师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