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1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全面认识现代汉字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必须研究形声字.而目前师专《古代汉语》形声字的教学仍旧停留在介绍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一般规律和形声字的造字方法、结构形式阶段,这极不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因此,还必须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形声字的教学内容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虚无抑或陌生?——勒维纳斯死亡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死亡就是虚无,只不过虚无被包含在了存在之中.勒维纳斯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一种毁灭他人的倾向.为了使他者不受我的侵害,死亡必须被看成陌生,从而赋予死亡以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都把这一理念运用在了语文教学的过程与实践中,引导学生在阵阵"陌生"中焕发出崭新的学习兴趣与不竭的创造潜力。教师可从编导剧本、描摹作文、成语探源入手,探索"陌生化"教学理论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聋生的成长过程中,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为了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在重视教育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使聋生从小养成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善于劳动的好习惯,走出校园后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明了个人观点:要把识字教学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要始终把握识字以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为目标;要用形声字的知识和规律解决和指导识字教学;要在语文其他知识的教学中贯穿识字教学;要激发学生识字的需求感,让学生自觉识字。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得体地称呼陌生人是一个虽然困难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对陌生男性的称谓语,试图揭示一些常用的陌生男性称谓语的利弊,分析其称呼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不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厂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寅庆 《现代语文》2007,(9):114-115
在汉字中,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构成,形符主义,声符主音.但声符也有表义的情况存在,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国语言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关于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宋代王圣美为此还提出了"右文说",他之后的张世南、王观国也有类似观点.宋末元初的戴侗著有<六书故>,以各字原义为纲,释同声符形声字之义.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丧母后被接进贾府是将其作为陌生人看待的.她不仅不熟悉贾府的环境,亦不认识阖府所有亲眷.凭林黛玉母女同贾府的至亲关系应是府中的常客.故而,对林黛玉详尽介绍人物身份等做法有瞒蔽读者之嫌,不合事体情理.然而又不能对此举轻易作舛误或败笔论,应是大有深意存焉.仔细想来,红楼梦>是社会人生之梦,它是由诸多短梦小梦联缀而成的.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写犹如记述一场小梦,这充分显示出宏著的梦幻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