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隋唐时期的阅读疗法思想和案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波 《图书馆杂志》2004,23(2):70-74
尝试对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唐代及其前朝隋代的阅读疗法思想和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勾勒出阅读疗法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隋唐私家藏书继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这是图书事业得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隋唐私人藏书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1,(3):71-77
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文学的发展做出强行干预,试图通过对文风的改革来达到实用的目的,从而影响社会风气。隋炀帝时期,诗歌发展开始异于其父时期,杨广以帝王之尊身体力行,既大力发扬汉魏古风,又大力学习南诗雅调,从而在南北诗风的融合方面实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隋炀帝及其同时代的十几个皇帝的行事功过进行分类比较分析,隋炀帝不仅不是昏庸之主且很有气魄才能,他主观上想成圣王之业,却以好大喜功、不尊重子民起码生存权利,虐用民力、超越历史限度走向了的反面,“帝王若竭生民力,大业沙崩固不难。”为求一已之功,炀帝以连续不断的急政、苛政形成系统的大规模暴政,成为独夫民贼千古暴君。  相似文献   
5.
汪华(587-649)是隋末起兵保障歙、宣、杭、睦、婺、饶人州的农民首领,号称吴千,保境安民,积极促成域内入徒氏族和山越土著的融合,在周边战乱烽火之时,域内百姓安居乐业,十年不见兵戈。在唐兴隋灭的朝代更替之时,汪华又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归附唐王朝,维护大一统,使域内百姓免于刀兵之火。由于汪华保境安民,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期,史学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走向转折,史注也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新成就,特别是对《汉书》和《史记》的注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史书自注有了新的创新,《通典》自注的成就最为突出。随着史注的发展,有关史注的理论探讨也开始出现。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文言文选读教材中,有一篇《牛弘笃学》的短文,说的是隋代重臣、著名学者牛弘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也手不离书的故事。据史书记载,牛弘字里仁,生于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5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是东汉初期名将、护  相似文献   
8.
契丹在民族形成和部落发展时期,长期被高句丽所侵役,既仰仗高句丽的力量庇护,又时刻警惕为高句丽所兼并,在高句丽民族中亦不乏契丹人的融入。在契丹与高句丽相处的三百余年间,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摩擦,他们之间的战合关系反映了彼时东北亚局势的变化,也见证了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最终在强大的唐朝军事压力下,契丹成为征讨高句丽政权的马前卒。  相似文献   
9.
韩莎 《兰台世界》2014,(1):78-79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时下,《隋唐演义》、《隋唐英雄》轮番上演,火爆荧屏。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标准的"皇二代",隋炀帝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民脂榨尽,民怨沸腾,群雄并起。隋炀帝最终被杀,隋朝勃兴速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虚心纳谏,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唐太宗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