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从1990年初至1991年3月应用江苏省泉州制药厂生产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银屑病3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3个月以上未用免疫抑制剂的银屑病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为22~50岁,平均34.82岁;病程为20天至35年,平均6.48年;进行期27例,静止期5例;皮损呈点滴状者12例,钱币状14例,地图状4例,混合型2例。实验  相似文献   
2.
万晶晶 《中国科技信息》2007,(9):270-271,273
研究了多种体系下雷酚内酯的单扫描示波极谱行为。实验表明,在不同体系和不同pH范围,雷酚内酯产生两个还原波,其峰电流和峰电位受酸度影响的情况不同,但在B–R缓冲体系中,峰电位基本上保持不变,峰电流明显受溶液酸度的影响;在pH=6.11的B-R缓冲溶液中,雷酚内酯的两峰电位分别为-O.11V和-1.1V(vs.SCE),两峰的峰电流与雷酚内酯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0×10_6~3.0×10-5mol?L-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UAER、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疗效判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保护肾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5):622-633
科学家发现光子"非波非粒,亦波亦粒"的量子特性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粒子和波的叠加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处于波粒叠加态上的光子,既不像普通的粒子态那样没有干涉条纹,也不像普通的波动态那样表现出标准的正弦形干涉条纹,而是展现出锯齿形条纹的"非波非粒,亦波亦粒"表现形式。该研究工作拓展和加深了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理解,揭示了互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巴布剂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炎症;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能抑制T淋巴细胞百分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酶标记染色法)。皮肤刺激及皮肤过敏试验表明,一次及多次给药后各观察时间均未发生刺激反应,亦未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结论:雷公藤巴布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无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乙醇提取液中,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TLC方法得到纯的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分子的为五环三萜γ-内酯,从AMI计算可看出,分子中C(22)-C(23)为烯键,C(11)有羟基,C(33)-O(3)为羰基,整个分子呈起伏状,不在一个平面,仲羟基中的O(1)及-γ-内酯中的O(3)原子净电荷大,使得分子极性也大,易在O(1),O(3)部位发生亲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显示分子的活性。γ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随机将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2例.治疗组服用雷公藤多甙40mg/d,疗程3~6个月,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及其肌瘤大小,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3~4个月、5~6个月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 01).而且缩小呈时间依赖关系.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E2、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SH、L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上述性激素水平在停药后1~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服药期间治疗组3.2%、对照组74.19%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及更年期症状.结论: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与悬浮培养不定芽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茎段为材料,进行了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实验中MS+2,4-D2mg·L-1+KT1.5mg·L-1+NAA0.02 mg·L-1这个处理组中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较为合适,将获得的愈伤组织转置于1/2MS+6-BA1.0 mg·L-1+NAA0.2 mg·L-1液体培养基中,黑暗振荡培养,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更换6次培养液后,分化出芽:分化芽诱导生根后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