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44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择校热与薄弱学校的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进一步加大我州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实际管理方法、招生的规模以及教育方式都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为解决职业教育资源区域性差异的弊端,要把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资源的均衡化分配作为重点,完善职业教育机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量,完善区域间职业教育院校布局结构,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公平的体育资源配置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域差距,是决定体育改革成效与成功的关键问题。主要考察了我国体育资源配置非均衡的现状,指出在区域、省际以及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当前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治理新思路,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与政策等"供给侧"层面,厘清了影响我国体育资源配置非均衡的因素:(1)在体制层面,经济发展不均衡、体育管理体制欠完善以及财权事权不匹配是致因;(2)在机制层面,"垂直型"决策机制的弊端与"单中心"供给机制的局限是致因;(3)在政策层面,政策执行效率的差异以及评估问责的乏力是致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遵循地区经济直辖市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非均衡直辖市发展战略。目的在于通过优先发展区位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乌鲁木齐和库尔勒,在增强自治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带动和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非均衡与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指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而这种非均衡与均衡式的战略发展必须顾全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大局。  相似文献   
7.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型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模型,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模型,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字理论模型等。本文拟通过其理论回顾,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环境导致的交往差异是20世纪前期桂东北平地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根据毛泽东《矛盾论》中的哲学原理,结合中国发展现状,邓小平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构想并加以实施。事实证明,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