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
古人把离愁凝聚成美丽的诗行。长亭、杨柳、灞桥、美酒……或依依不舍、无语凝噎,或故作旷达、潇洒挥手,或凝视前路、忧心忡忡……每每吟诵离别的诗句,总能从其凄美的画面、难以言说的意境中体会到复杂、真切、凄美的别情,让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虽然都是离别,但离别的人不同,离别的原因不同,离别的时间不同,离别时的心境不同,离别后的处  相似文献   
3.
王林玉 《语文知识》2006,(10):42-42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七言律诗是韦应物寄赠老朋友李儋的,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相似文献   
4.
魏清妍 《语文天地》2015,(10):40-41
古诗词鉴赏向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难点。读懂古诗词,是诗歌鉴赏的前提,也是诗歌备考中的基础环节。那么,怎样才算读懂诗词了呢?首先要明白诗词的表层意思,即能理解诗句的大意,明确诗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要素;其次要深入领会诗歌的深层涵义,赏析诗句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轻松读懂一首古诗词呢?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结构也就是诗歌的谋篇布局。但结构并无定论,作者可以根据反映社会生活以及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巧妙运用。韦应物诗歌体裁多样,主要有五古、五绝、七古、七绝等。古体诗的篇章稍长,那么这类诗歌在结构上就呈现出明断暗续。松紧有致的特点;而近体诗的篇章稍短,所以这类诗歌重视曲折,层次波澜,那么它在结构上就会以含蓄蕴藉为美,以有限的字数包含无限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金刚 《知识窗》2011,(6):40-40
燕是春天的精灵。故乡的春信,燕子最先收悉,迅即展开丰腴的羽翼重返故土:河畔啄泥,檐下葺巢,窗前驻足,空中掠影,一时灵动了北方大地。韦应物《长安遇冯著》诗云:“冥冥花正开,飚飚燕新乳。”自然嬗变中繁花盛开,飞翔的燕子轻快穿梭,哺育巢内雏燕;画面温馨,启人新生。乔吉《天净沙·即事》有云:“莺莺燕燕春春,  相似文献   
7.
幽居     
正(唐)韦应物责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①。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②,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③,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④。【注释】①营:营生,指世人为生计而奔波经营。②曙:指天亮,曙光,霞光。  相似文献   
8.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人格修养和诗歌创作方面受陶诗影响最大,因而文学史上一直将“陶韦”并称。韦应物本人受到陶渊明自然真率之性情的影响,韦应物诗风受到陶渊明诗质实自然萧散恬谈风格的影响,其艺术表现手法和特点亦颇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的"梁川",在当代各种出版物中多作"梁州"。但《韦苏州集》的两个宋本以及元、明、清的所在古籍版本均为"梁川",《瀛奎律髓》宋刻本及明清版本亦均为"梁川"。《唐诗三百首》的古籍版本,也是先有"梁川",后有"梁州"。"梁州"最早出现于《唐诗品汇》明刻本中,应为形近之讹。由于"梁川"讹为"梁州",还导致了"江汉"被曲解。  相似文献   
10.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境优美,经常成为画家的素材。据武汉大学王兆鹏先生统计,《滁州西涧》在所有唐诗名篇中的综合排名在第19位,足见其魅力之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