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用人思想极为丰富。韩非作为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许多知人用人的主张,尤其是强调"因人情"、"顺人性",严明赏罚,以利害关系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朴素的管理心理学思想,在我们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非为“中人政治”设计了一套相关的治国制主,在这套制度中,君主的“势”始终一贯地被当作最高价值和核心目标,“法”是公示于众的制度之外在框架或刚性结构,“术”则是君主独享的隐伏于制度之中的机变手段和阴柔方法,“法、术相济”,“法、势、术全一”这套制度打上了鲜明的法家烙印。  相似文献   
3.
为“杂家”代表作。问题在于 ,主编者吕氏不能不有自己主见 ,他不可能对各家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那样做 ,也不符合编书通规。那么 ,他的主见是什么 ?大体言之 ,他虽以综合各家为象 ,但书的主体思想则是杂揉儒道两家 ,纠正法家。《吕氏春秋》在秦都城咸阳公布之时 ,正是吕不韦借此书纠正秦国实施的法家国策之日。吕和赢政的斗争 ,实为权力 ,但工具则是治国理念之分歧。秦王要借法家思想霸天下 ,一海内 ;吕则要借儒道纠其偏 ,夺其权。宋人高似孙《子略》指出 :“始皇不好士 ,不韦则徕英茂 ,聚豪 ,簪履充庭 ,至以千计。始皇甚恶书也 ,不韦乃…  相似文献   
4.
"道"是韩非治国思想中一个带有核心性的理念,在他的治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韩非所说的"道"取自老子的"道"而又不同于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有多层含义,而韩非则把道解释为自然世界运动发展的必然即规律。以此为基础,韩非把道引入人类社会国家治理的图式中,不仅把法理解为治理国家的道,而且还把治臣之术升华为道的高度。认识韩非关于道的理念,对于认识韩非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各国为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谋求富国强兵之术,而群臣朋党比周,争权夺利,排斥异己,不仅危及社稷的安全,而且使君主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贯彻国家的政令。所以春秋诸子不仅对朋党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且分析它的危害,要求禁绝朋党的呼声日益高涨。战国时期的法家对朋党尤为痛恨,其中,韩非的朋党观最具代表性。韩非作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一整套禁绝和制驭朋党之术,为专制君主提供了与朋党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这是先秦思想家朋党观进一步深化的标志,也是韩非的法家理论之所以能够深深打动秦始皇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奉为圭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战国是人性理论显著发展的时期,所以关于先秦诸子的诸多辩论研究中,人性问题一直是争辩的主题之一。关于韩非的人性论,学界有"性恶说"、"自利说"、"自然人性论"三种说法。笔者不揣浅陋,对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文中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韩非的人性论包括经验人性论和本质人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内储说>中有一条关于"文子"的载录,如何解读这一材料,不仅关乎材料本身,也关联到<文子>的真伪、成书时间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加以辨析,认为<韩非子·内储说>中的"文子"应是人名,而非书名,此文子的身份也难以确认,更不能依此为据而断言战国后期的韩非子曾经读过<文子>.  相似文献   
8.
尽管时代不同、地域各异,在身份、背景,服务的利益集团和现实需要方面的巨大差异,但马基雅维里和韩非两位政治思想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所处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相同;人性观相同:都主张性恶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相同:都主张政治高于道德。通过比较,可看出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韩非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家宣扬的原是以君主为本位,用刑赏作工具,崇尚威胁利诱暴力统治,反对化教育品格培养,只讲利害得失,不论是非善恶,根本否定道德价值的剥削阶级利己主义,实质上是完全抹杀臣民利益的封建专制主义伦理思想。可是,有的学却说:  相似文献   
10.
依据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的视角观照韩非的“法治”思想。认为:韩非的法就其实质而言,只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是君主权力的派生物,超越了法的阶级性;就其内容而论,没有反映战国时期经济关系的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