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2.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在陕西新丰鸿门的一次宴会。这次宴会是项羽一生中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也是刘邦、项羽从盟友转为敌手的开始。从此天下转入楚、汉相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项羽之死》乃选修系列的一篇散文,项羽这位末路英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我认为这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散文,可此文乃以文言形式行文,而文言文向来都不受学生青睐。因此,我决定另辟蹊径,先让他们解读文本,在与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灵魂对话之后.再让他们分组表演。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四大步骤:  相似文献   
4.
《史记》中项羽形象具有双重矛盾人格特点 ,项羽形象有两大审美效果———浪漫主义特征和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烛之武更多的事迹和生平,但出身草根则是无疑的,虽然是有知有识之人,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然,在郑国危难的时候,大臣佚之狐怎么想得到向国王推荐他呢?),但绝对生活在体制之外。在那场危机没有降临郑国之前,怀才不遇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英雄。项羽和樊哙都可称作"英雄",二者唯一的交集就在那场"鸿门宴"上。樊哙与项羽在形象、精神、性格上有相似之处,且同为武者,樊哙的勇猛、大胆、豪爽、磊落深得项羽欣赏,所以项羽对樊哙无礼闯帐的行为表现出了格外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黄震 《宜宾学院学报》2005,5(10):101-102,108
异文是校勘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史记》三家注多存异文。其中有许多虽不能起到纠谬正讹的作用。却发人深思,从而加深对《史记》的理解。本文从《泰始皇本纪》中选取了几条这样的异文,探赜索隐。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一)收录的《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有人说鸿门宴是楚汉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它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在此次宴会中,楚汉集团的将帅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樊哙闯帐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积累     
因为有诗词的积累,我们才能够认识徐志摩依依不舍的康桥,感受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体味李煜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因为有历史的积累,我们见识了一代霸王项羽的侠骨柔情,找回了那暗淡已久的刀光剑影,穿越千年听到了箫声和马蹄声。  相似文献   
10.
郑丽冰 《文教资料》2011,(34):111-113
《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都有关于刘邦的记载。对于这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开国君主,《史记》和《汉书》在其形象塑造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两书对刘邦的称谓.对史料的处理方式.以及对项羽的态度的不同进行比较,从而论证《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