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3,(2):39-40,2
经典名著系列,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而经典中首先的读本就是《论语》。《论语》是语录的汇编,内容较分散。教学或解读中,大可将相关的内容串在一起,即串读,比如论仁、论义、论礼、论智、论信、论孝悌、论德、论君子、论教学、论政等等。这里试为串读一些,先说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4,(17)
正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相似文献   
3.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相似文献   
4.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去问孔子,说我曾经去过一条河,这个是一个深渊,这个深渊名字叫觞深,我在过它的时候呢,看见那个划船的人,他摆渡的技术太高明了,我看到他操舟若神,他划这个船完全  相似文献   
5.
仰之弥高     
片段选读一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相似文献   
6.
颜渊列孔门德行科第一 ,被孔子多次称赞 ,并且以“孔颜之乐”为后儒们加以称颂。但颜渊果真是孔子思想的完美代表吗 ?本文试从知与行、义与利、个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夫子对颜渊的影响可见一斑。当年,司马迁写《史记·孔子世家》,他在赞语里说:“《诗经》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影响了他的弟子,也树立了师者的模范。他和他的弟子们那些活色生香的故事留在了历史的典籍中。今天师者与弟子的故事也在不断地流传。影响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8.
正一、追寻传统教育中写作教学的轨迹近年来,在城乡各学校师生的读书声中,往往传出《弟子规》的语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被激发了,好奇心也被激发了:传统教育是怎样"学文",特别是怎样进行写作教学的?在师生的印象中,《论语》记载有许多生动深刻的问答,但是否教学生各种文体写作,似乎没有提及。如政治理想方面,有"樊迟问仁""颜渊问为邦"等;  相似文献   
9.
孔子改错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相似文献   
10.
正在《颜渊·二十二》中,樊迟问仁,子答曰:"爱人";问知,子答曰:"知人"。而在《子路·十七》中,又问仁,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前者讲爱人,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我们想,为师之道,亦当以仁为根本,爱护学生也是"仁"。否则,严谨而无根,只是靠严厉,是难以指望亲师重道的,就不必说什么师道尊严了。"知人",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