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滤食是瓣纲贝类主要的摄食方式,、外套膜、唇瓣等器官不仅具有摄食同时还具有防御功能,本文就瓣纲贝类摄食器官组织学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大海对人类而言充满了无穷的诱惑。从古至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邀游。其实,江河湖海中并不缺乏空气。在自然条件下,水中含有约1.5%~2%的空气。问题是人类的肺不能像鱼那样过滤以获得水中的氧气。为了帮助人类实现回归大海,移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电镜对鸭绿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yaluensis)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耙、弓、丝及小片细胞都有不同形状的隆嵴和刻纹等结构;耙上有两种刺状骨质突起;弓上有大小不同的空洞;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凸凹不平;丝上皮细胞隆起和刻纹较为发达,这些形态结构是与它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张鹏 《中国钓鱼》2005,(3):33-33
首先,鱼护应尽量放置于流水及开阔处,切忌放置在岸边杂草丛中或草洞浅水处,以免由于水缺乏流动而造成局部缺氧致使鱼死亡。在归来的途中,还要适时浇水或用蘸满水的毛巾盖住鱼头,使鱼的部保持湿润。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假腮的功能早已引起科学家兴趣,但还有待阐明。本文通过研究硬骨鱼类品种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的假腮碳酸酐酶的免疫定位,来探讨假腮碳酸酐酶的生理功能。研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重要结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碳酸酐酶分布在假腮细胞中,更精确地说是在其细胞顶端分布。细胞基底端、管状系统、毛细血管和柱细胞均无免疫染色。免疫细胞化学定位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结果,并显示一部分是细胞质碳酸酐酶,其余的与细胞膜结构连接。此外,腔隙层未显示出免疫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本研究揭示了假腮碳酸酐酶的功能与细胞外介质有关,碳酸酐酶能干预传入神经纤维刺激机制。  相似文献   
6.
松江鲈鱼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07,(11S):11-11
松江鲈鱼又叫四鲈鱼、花鼓鱼、媳妇鱼、新娘鱼、老虎鱼、松江鱼、松父鱼、船叮鱼、伏念鱼等,体长5~17厘米。身体为长纺锤形,前方平扁,后部近圆筒形,向后渐细小而尖。头大,宽而扁平,头面全蒙皮肤。吻部较钝,有钝而尖的鼻棘。眼睛稍小,位于头的侧上方,中央凹平,两缘高凸,形成眼上棱,两眼之间的距离宽于或等于眼睛的直径。  相似文献   
7.
论述简图在软体动物教学中,具有突出纲的主要特征,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3岁,右耳道反复流脓、右耳下反复肿胀10余年。近一年因合并感染,右耳下肿胀破溃,故在外院切开排脓3次。本次入院查体:右侧外耳道软骨部前下壁可见一直径约1mm瘘口,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右耳下肿胀处皮肤多处切口瘢痕。经瘘口流入40%碘油行CT扫描示瘘管自外耳道开口走行达右侧腮腺。  相似文献   
9.
从感染“黑病”的对虾中,分离出一珠对虾的致病菌,经鉴定为蜡伏芽孢杆菌。通过部吸附及肌注感染,受感染的对虾迅速死亡,注射该菌株的培养上清液,对虾也迅速死亡,显示蜡状芽孢杆菌的胞外代谢物,在对虾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草鱼上台湾称带吸虫囊蚴内种群的空间格局参数。从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为期9个月的研究发现:囊蚴内种群每月的方差均较大,且方差/均值都大于1,扩散性指标也大于1,表明囊蚴在草鱼上呈聚集分布;囊蚴内种群每月的平均密度、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起不相同,表明囊蚴分布的聚集强度各不相同,由负二项参数K值反映出聚集的强度变化,K值越大聚集强度越小,K值越小,聚集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