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驼祥子》中有着大量的民俗构成,小说对其进行了多种叙事建构,它主要表现为场景、概要和停顿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周作人主编或主持的代表不同时期编辑思想的标志性刊物《语丝》和《骆驼草》入手,将周作人放在不同的阐释视野来探察其编辑行为与文学创作的联系,探讨编辑出版行为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创作风格对刊物风格的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燕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56-59,66
19世纪纳撒尼尔.霍桑的名著《红字》与20世纪考琳.麦卡洛的畅销小说《荆棘鸟》描写的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爱情,那欲爱而不得的爱情都是在荒野中产生的。荒野不仅是罪恶与危险的渊薮,也是爱欲的伊甸园,那里绽开着文明之花。受到宗教禁锢的主人公海丝特和梅吉在荒野中思索而奋起反抗,并由她们的女儿实现荒野中的梦想。她们的女儿珠儿和朱丝婷是两位作家在现实世界的荒野中的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骆驼祥子》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探讨。从象征的意义上说,《骆驼祥子》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而在祥子与命运之网的搏斗中,虎妞和阮明先后充当了网上的诱惑;在作品显形层面上多层次地解读虎妞形象、祥子与阮明的关系,从民间形态和人性真实的意义上凸现了虎妞作为艺术典型的丰富内涵和不朽魅力。《骆驼祥子》后半部分在结构上留下了遗憾:老舍本身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在描述祥子对政治之网的冲击时超出了他的能力,尽管他对市民有着尖锐的批判,却不可能在精神上给以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驼绒与70s澳毛的比较,分析了影响驼绒可纺性的几个因素,为驼绒进行改性处理、提高驼绒可纺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角度对祥子的悲剧进行了探讨,认为他的悲剧根源在于三对矛盾:对身体的过分依赖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对性的需求和错误认识之间的矛盾,以及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同带有商品经济特点的城市生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性爱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考琳.麦卡洛《荆棘鸟》就直接触及了人类生命中最隐秘的角落——两性交融的性爱。她通过对梅吉与拉尔夫之间性爱历程的描写,探索了人类男女间的性爱,赞叹梅吉与拉尔夫之间的性爱。梅吉和拉尔夫的性爱既有具体的激情,又有抽象的超脱,是激情与超脱的有机结合,是神圣与世俗完美的统一,是情与欲、灵与肉的完美融合和同步共振。  相似文献   
8.
“荆棘”是西方文学作品与宗教传说中一个常见的题材。“荆棘”象征着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通常使人联想到肉体的痛苦,但它也会与精神痛苦交织在一起,构成灵魂与肉体的交锋。  相似文献   
9.
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将文本的解析工作做到语义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层面。要真正对文本做到定点、定位、定格,必须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准确诠释语义,为翻译提供通道。选取《骆驼祥子》的一个译本为例,以文化心理为参照,对其词语语义的界定予以分析并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空军的抗战是中国抗日下面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抗战史研究中,中国空军的抗战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抗战前中国空军的发展概况、抗战中中国空军的阶段划分以及中国空军战绩和特点等方面,作了一番初步探讨,可资填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对当今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