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的创痛——《苔丝》与《嘉莉妹妹》主题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道德、冷酷的现实社会和爱情与金钱冲突三个方面对哈代的《苔丝》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的主题作比较,能更好地理解这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替代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中,属于语法衔接的一种,它在语篇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基于Halliday与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文中以英文名著《嘉莉妹妹》及其汉译本为例,分析原文中的不同替代类型,进而对比其译文,探究英语中替代的翻译及其转换后在汉语中的存在形式,从而为英汉文学翻译提供一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1900年《嘉莉妹妹》出版,出版之后,西奥多德莱赛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其作品也受到了很大争议。该部小说深刻揭示了美国城市社会的黑暗,不少小说评论家认为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理。小说中重点描述的悲情人物赫斯特伍德,则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震颤,不少人开始对城市生活有着绝望的反思。在本文中,笔者从各种文化的视角入手分析,重点探讨并阐释赫斯特伍德所在的客观世界,以及该客观世界带给人们自身的个性特色和悲剧因素。  相似文献   
4.
Sister Carrie and Dwelling depict two heroines who share similarities in many aspects. They all live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suffer a lo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comparison about the two ladies' tragic fates and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females brought about by the social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和《沉香屑-第一炉香》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德莱赛和中国著名女性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该文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两位女主人公嘉莉和薇龙自我意识的觉醒,探究了道德颠覆背后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生平,较详细地分析了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中二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扼要总结了小说写作上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81-82
19世纪后半期,自然主义者们写了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优秀小说,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是如何表现的,尤其是在小说女主人公嘉莉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嘉莉和苔丝,文学作品中的两位著名女性,境遇相似,命运却截然不同。比较两人在相同的境遇下对金钱和爱情作出的不同抉择,不难找出导致她们不同命运的直接原因,以此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物质、寻求爱情的现代女性留下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侯庆华 《科教文汇》2013,(22):97-97,99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本文将以小说《嘉莉妹妹》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旨在从美国梦与现代女性两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0.
聂俊 《海外英语》2012,(5):205-206,226
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的《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90)和老舍(1899-1966)的《骆驼祥子》(1936)这两部经典小说都对这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城市化期间人物生存模式进行了冷静的观察。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城市化进程中来自乡土主人公的命运,还写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比较一下100多年前的美国和20世纪的中国,不难看出它们的时代背景竟然是如此的相似,而小说中揭露的人物生存模式都体现了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时期小人物的艰难命运。小说中关于主人公在城市求存模式的探讨,同样对当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