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用模糊集合的方法计算出氧气利用率的范围,对预报模型的结果进行校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铜络离子的稳定常数,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结果(与文献值比较)。该法适用于弱酸根离子或弱碱分子作配位体的单核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季铵盐羧酸配体HCbpBr(Cbp=N-(4-羧苄基)吡啶盐)与CuCl2·2H2O反应,合成了化合物[CuCl2(H2O)2][(Cbp)2]·H2O(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2537(19),b=14.750(3),c=22.046(4),V=3009.0(10)3,Z=4,μ=0.946mm-1,Dc=1.357Mg/m3,T=291(2)K,分子式:C26H28Cl2CuN2O7,Mr=614.95,F(000)=1268,S=1.046,R=0.0854,wR=0.1369在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Cu2+与两个Cl-离子和两个H2O分子进行配位,形成四面体配位构型,羧酸配体以内盐的形式游离存在,配位的H2O分子与客体H2O分子及羧酸上的O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经典O-H···O氢键.  相似文献   
4.
潘泰屹 《大众科技》2014,(9):191-192
铜电解精炼过程中,影响电流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漏电、有阴极化学溶解,有极间短路等。但是影响电流效率降低的最最主要因素是极间短路。  相似文献   
5.
邓文  万金保 《科技广场》2004,(11):76-77
本文讨论了在逆变电焊机中不同用途的电容特性及选用规则,以及预防早期失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敦煌研究院收藏有一口甘丹寺金羊年铜釜,釜内外皆有藏文铭文。铜釜铸造于1751年,由七世达赖喇嘛题写颂词,并于1753年亲自为此铜釜开光。  相似文献   
7.
海子的早期短诗《亚洲铜》,充斥着诗人对亚洲这块土地的信赖与怀疑、热爱与叩问等复杂情感力量的对抗。在这矛盾情感力量的对抗中,表现出海子在群体生存困境前全力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GEM模型构建铜陵铜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AHP法等对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定量评价铜陵铜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找出其薄弱环节,认为铜陵铜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企业的机构、战略和竞争、相关辅助行业得分较低,集群竞争力水平还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Willows (Salix spp.) have shown high potential for the phytoextraction of heavy metals. This study compares variations in copper (Cu) and zinc (Zn) tolerance and accumulation potential among 12 willow clones grown in a nutrient solution treated with 50 μmol/L of Cu or Z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differences in the tolerance and accumulation of Cu and Zn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species/clones. The biomass variation among clones in response to Cu or Zn exposure ranged from the stimulation of growth to inhibition, and all of the clones tested showed higher tolerance to Cu than to Zn. The clones exhibited less variation in Cu accumulation but larger variation in Zn accumulation. Based on translocation f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Cu was retained in the roots and that Zn was more mobile than Cu for all clones. It is concluded that most willow clones are good accumulators of Zn and Cu.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