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迈克尔·坎宁安的传记小说《时时刻刻》以《达洛威夫人》为线索,叙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劳拉·布朗、克拉莉莎·沃恩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坎宁安通过移情细致刻画了伍尔夫写作时挣扎的内心及最后平静的死亡。通过反向移情,坎宁安创造出了劳拉、理查德和克拉莉莎三个幻象式的第三人,并借他们对伍尔夫做进一步的阐释:劳拉代表伍尔夫的生存困境,理查德解释了伍尔夫自杀的原因,克拉莉莎寄托着坎宁安对伍尔夫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梳理互文性发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文本观等互文性理论,对《时时刻刻》和《达洛维夫人》两个文本进行研读,主要从《时时刻刻》的主题着手,分析它的创新手法,揭示互文性对文学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享有美国"X一代"作家之称的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88年发表的第三部实验体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坎宁安对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处女作《达洛维夫人》进行戏仿,以心理意识为纽带,剖析了20世纪三位知识女性所遭遇的畸形心理情结与精神困惑,揭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经历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