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esire under the Elms reveals a tragedy of spiritual and survival desire of human being. O’Neill creates many Bible ar-chetypes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The thesis analyzes and appreciates Desire unde...  相似文献   
2.
作为深受俄国剧作家契诃夫影响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欲望号街车》里表达了与契诃夫的名剧《樱桃园》极为相似的创作主题。然而,两位剧作家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各自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了这两部主题相近的戏剧有着不同的审美特质。威廉斯的悲剧性审美观照和契诃夫戏剧性的审美心态赋予了这两部主题近似的戏剧以相异的戏剧冲突处理方式,形成了两部戏不同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契诃夫与威廉斯两位剧作家不同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3.
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采用一种意象性叙事手法,还原了她对郧阳古城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模式,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明显的诗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多集中在戏剧,他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受关注相对较少。通过对《维纳斯与阿都尼》的文本细读,并联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长诗中体现的莎士比亚独特的文化思考,既有对当时人文主义中张扬个性的认可,也有对传统基督教文化中节制忍耐的继承;作品中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对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批判继承,剔除了教会禁欲主义的极端成分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人文主义的温情。  相似文献   
5.
穆时英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倾向、人物形象与叙述技巧上,以欲望的小型叙事取代革命的宏大叙事;以人的异化状态冲击人的主体地位;以拼贴与戏仿打破现代叙事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张问陶的爱情诗,“情”极为真挚深厚,而丝毫不涉及“欲”,体现了他既重真情又重气骨的诗歌理论主张,对“性灵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纳西·威廉斯开创的"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其跻身于世界级戏剧大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创作方法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试验过程.<欲望号街车>是其成熟的标志.文章通过详细地比较<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及其交融的程度,来考察其"诗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成熟这一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8.
何顿:资本神话时代写作的标本或范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顿的小说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物欲对人的控制,同时也显示出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怀。从小说内容到写作行为本身,何顿都称得上这个时代写作的一种范型。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认为爱欲是一种原始生命力,并把这种生命力寓于艺术中让其成为创作的动力与命脉。本文从厄普代克小说中主题入手,揭示了其潜在的欲望情结,并借此开始了对生命的扣问。  相似文献   
10.
名利思想是贯穿张氏文学与仕途双重追求的主线。名利的追逐又同样地把他推进可怕的政治漩涡。张资平早年接受中西混合式教育,“耶稣与孔子”同时占据他的大脑;他的业余爱好——对中国传统香艳文学的偏嗜和对西方艳情文学、日本“私小说”的情有独钟,引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文学三弦琴(声誉欲、智识欲、情欲)成为他最初文学实践的导航灯标,并由此构建了他与郭沫若、郁这夫、成仿吾同为前期创造社四大骨干成员的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