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9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教育   8367篇
科学研究   151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447篇
综合类   56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667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an expertise study with 94 mathematics teachers varying in their relative teacher expertise (i.e., student teachers, trainee teachers, in-service teachers), we examined effec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al beliefs on their ability to integrate technology within a lesson plan scenario. Therefore, we assess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e., content knowledg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ir motivational beliefs (i.e., self-efficacy, utility-value). Furthermore, teachers were asked to develop a lesson plan for introducing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to secondary students. Lesson plans by advanced teachers (i.e., trainee teachers, in-service teachers) comprised higher levels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 and technology exploitation than the ones of novice teachers (i.e., pre-service teachers). The effect of expertise was mediated by teachers' perceived utility-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ut not by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achers’ motivational beliefs play a crucial role for effectively applying technology i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慰慈 《图书馆论坛》2003,23(6):13-19,55
阐释了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信息化的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信息环境建设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抚仙湖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流域生态学与管理学的原理,提出了抚仙湖北岸景观生态建设的途径实施老环湖公路以下农田的退垦还湖,减少农田污染;拆迁湖滨带居民点,消除农村污染;拆除部分规模小、污染大的旅游度假设施,消除旅游污染和景观障碍;建立主要入湖口经营性人工湿地,净化面源污水;恢复万米沙滩,营造自然和谐的湖滨环境;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创建高原湖泊滨海旅游度假区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指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网络环境就必须调整馆藏结构,建设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积极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创新现代化情报咨询服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5.
系统构建体育环境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研究提出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构建问题 ,包括环境研究 ,建立体育环境学科体系 ;提高认识 ,树立体育系统意识 ;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图书馆发展探索   总被引:136,自引:0,他引:1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呈现出社会化、个人化、精品化、集成化、立体化、高优化等特点。图书馆应从服务思想、服务设施、服务资源、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角色等方面制定发展策略。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7.
终身体育的社会环境建设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终身体育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分析,得出社会物质环境为终身体育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的人环境为终身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动力。经过分析认为,进行终身体育的社会环境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工作的新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经营中教育服务产品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学校经营已经成为可能,为此有必要对学校经营的产品进行重新诠释。提出学校经营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的理念,从教育服务的量与质上构建出教育服务产品的表现形态,并设计了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其销售的运行模式,以期引起大家对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秦历史环境变迁与关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秦由部落生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变迁及其在关中的民族分布状况,从而探析秦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结果表明:秦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及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关中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建都570余年,最终统一全国,实现民族大融合,关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秦的历史环境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