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4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形态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出现如何可能的问题又是困扰哲学的难题.康德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解答.是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首次全面回答和论证了这一问题,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是由黑格尔完成了,因为他的哲学体系乃是集以往哲学全部发展之大成,而且他本人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体系迷宫,达到真切认识世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方黑格尔学研究起步较早,但至今仍深陷新黑格尔派的泥淖里无力自拔。与此截然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与黑格尔思想决裂后,在创立新世界观的同时为建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夯实了科学理论基础。列宁在历史新时期结合时代科学的新发展,在不断推动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创新的同时,完成了《哲学笔记》这一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的总体系统思维改造工程。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在中国哲坛展现了勃勃生机。源于黑格尔,超过黑格尔,站在信息高科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绽放出时代哲学之新花。  相似文献   
3.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Hegel’s theories of language on second language (L2) teaching. Three among the various concepts in Hegel’s theories of language are selected. They are the crucial rol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primacy of the spoken over the written form;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of form or grammar. Applying these three concepts to L2 teaching results in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irstly, there should be more emphases of the goal of L2 learning as achieving intersubjectivity. Secondly, the teaching of spoken language should precede the written form. Thirdly, in L2 instruction, the teaching of forms, or rules of grammar or mechanical practices, should be treated as another major goal. The final recommendation is that culture learning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4.
理解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关键在于把握他所说的自由和普遍利益这两项密切相关的概念。对此,现有的研究常常存在一些误解。我们固然可以将黑格尔所说的自由界定为遵从理性指引这一前提下的自主、自我决定或自我实现,但在作出这种界定时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这里的自主、自我决定或自我实现总是与自我否定紧密结合的。自由在于自我决定与自我否定的综合。黑格尔所说的普遍利益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利益或整体利益,而是明确地指向以否定性为根本特征的国家主权。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能更充分地体会到,在黑格尔那里,国家不仅是市民社会的对立物,还是人与自由之间的中介者。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遇到林木盗窃法以及关于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原因的论战等物质利益的困惑后使他感到黑格尔国家和现实的对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并促使他从政治经济学中去解剖市民社会,从而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成熟期黑格尔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遮蔽了青年时期黑格尔与浪漫派的隐秘渊源,青年黑格尔不但与广义浪漫派圈子中的谢林、荷尔德林有着生活和思想上的密切交往,而且也大量接受了浪漫派核心人物诺瓦利斯和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许多哲学原则和概念,并把它们综合融会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建构性因素。德国早期浪漫派是黑格尔的又一秘密诞生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是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在这种批判性继承中显示出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作明确区分是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与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共同基础;两者都属于自由主义批判的共同模式.通过对近代自由主义和黑格尔国家理想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以"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了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双重超越.研究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特别是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多元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比起康德,他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形式,而是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像音乐这样的表现性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和合”文化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决定了我国历史上对于国家统一的诉求。西方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西方各国内部的长期分裂状态,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思辩表达,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有很多暗合之处。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起构成了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揭示西方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内在关联,能为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方哲学有与数学结盟的强大传统,但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家中的异类,他尖锐地批判数学。文章分三部分。文章首先交代了西方哲学的强大数学传统,这是黑格尔批判数学的背景;其次,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对数学的批判,包括他对数学证明、数学洞见、数学自明性的批判;最后,讨论了黑格尔的量的观点,作者认为这是黑格尔批判数学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