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和弗洛伊德的“爱欲说”.提出了“人的异化”理论.并从主体性哲学层面细致分析了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深入剖析了人走向异化的深层原因。面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普遍异化的现状.马尔库塞进一步探讨了克服异化、拯救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艺术实现爱欲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是在后工业时代面对人的危机、情怀的危机和艺术的危机而提出的.马尔库塞强调建立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艺术自律体系,从而为艺术在当下的建设中寻求理论支撑和生命源泉.他的“新感性”与艺术的关系在后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从审美的维度上达成了一致性,其意义在于重建个体及其所生活的世界,特别是人的艺术世界.艺术的审美态度是人类另一种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感性”的建构为实现个人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的一部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尔库塞扩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通过对人性的关怀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压抑人性的揭露以及他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利用它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为后来人对社会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均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人都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在社会中起消极作用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位生产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二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既有一致,也有分歧,文章对此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应局限于“等值”(equivalence)为核心的翻译观,而应该衡量译文是否对某个翻译目的“充分”(adequacy)。本文对翟氏译本中译例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聊斋》译本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受自己翻译目的的指导,因而翻译策略缺乏连贯性,没有很好地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6.
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7.
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应局限于“等值”(equivalence)为核心的翻译观,而应该衡量译文是否对某个翻译目的“充分”(adequacy)。本文对翟氏译本中译例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聊斋》译本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受自己翻译目的的指导,因而翻译策略缺乏连贯性,没有很好地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似乎具有多重面孔,这容易使人误以为他的批判理论只是一个理论杂烩,而忽略其自身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实际上,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存在一个明显的、统一的主题,这就是人的解放,其哲学基础是否定性理论。通过对黑格尔否定哲学的阐发,马尔库塞将哲学的批判性和理想性赋予社会批判理论。然而,由于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优先性,马尔库塞误把理论推理的因果效用夸大为改造社会的力量,其逻辑归宿必然是乌托邦。但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是一种希望的乌托邦,而不是绝望的乌托邦,其积极意义在于坚持对现存秩序进行哲学批判。可以预言,只要对人性的压制依然存在,只要人的自由和潜能没有最后实现,马尔库塞的“解放的幽灵”仍会继续游荡。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站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全面的控诉。从"肯定虚假的需要,人沦为商品的奴隶;异化的劳动,人沦为劳动的工具;本能结构的破坏,人沦为了麻木的物的状态",论述人的单向度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以此唤起人们否定和批判的意识,提高人们否定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的《美德》是一首短小但极具哲理的好诗,以其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感召着世人,诗人在诗中所使用的拟人、明喻、暗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与诗的意境的巧妙结合,形成该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