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47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子恺对于现代机械文明的看法,正构成他现代性反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梁启超等启蒙知识分子的看法不同,铁路、火车一类的现代机械文明在丰子恺的文化视野里,并非就是进步的象征:相反,从现代机械对人性的挤压中,丰子恺看到的恰恰是现代机械"可怕"的一面.<病车>一类的漫画,正是从艺术的角度,阐释了作者这样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党史专家兼藏书家胡绳藏书的来源、特色及归宿,充分展现了他对藏书无比眷恋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3.
《原野》是曹禺秉持着形而上的诗性哲学对宗法制社会家族复仇题材的一次考量。仇虎与焦大星之间兄弟亲情和家族世仇的情感焦虑,构成了《原野》的叙事主题。然而《原野》的审美价值更多地着落在它的副部主题上,正是有了花金子的参与,复仇的神圣使命才染上了情爱的野性活力,使涌动的生命得以冲破逼仄的喉咙,在残阳如血的“原野”直直放歌。也许是激情耗尽的缘故,花金子之后,曹禺再也没有完整地塑造过这样的野性女子。《原野》终成绝唱。  相似文献   
4.
冯契先生认为理想形态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彭漪涟教授对冯契的这一命题作了系统而又深入的引申和发挥,探讨了这一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阐述了什么是概念的理想形态及概念为什么具有理想形态,指出了概念具有理想形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1923年2月,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在中共旅欧支部创办的刊物《少年》发表了《评胡适的"努力"》一文,批评热衷于政治改良的胡适所鼓吹的"好政府主义"。周恩来在文中以"革命救国"论批评胡适对军阀统治的"迷信",抨击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的幻想。其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过,胡适已经和周恩来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思想上分道扬镳。从周恩来这则评论看出,五四新文化思潮发生的这种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从中分化出的革命救国论者与社会改良论者在政见上既"异中有同",又"同中有异",而最终则他们之"异"大于他们之"同"。  相似文献   
6.
这里从冯亦代两篇有关兰姆的文章入手,跟踪探索冯亦代与兰姆的关系,从6个侧面对冯亦代与兰姆进行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创新点在于探讨冯亦代与兰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成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整顿贵州、经营湖北方面均体现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而在湖北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凸显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对胡林翼的文武之才进行论述和考证,深入了解胡林翼的思想和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湘军和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8.
释“忽”     
“忽”有“偶”义 ,可翻译为“偶然”、“恰巧” ,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冯至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年少的不幸经历。使他过早地体味到命运和人生的无常,因此,在其早期的创作中,孤寂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在孤独中追寻浪漫.又在浪漫中坚守自我.是其诗作的显著特色.也是诗人前期创作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民初引进域外戏剧的潮流中,胡适是继王国维,齐如山而卢的又一前驱,他注重西方戏剧名著的解读与舞台艺术的观摩,力求为新剧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然而,这位最早解读,评价莎士比亚戏剧原蓍前驱,到上世纪末仍被摒于中国莎学殿堂之外,他于民初对西方社会问题剧的研治,现代主义戏剧的接纳,也长期落在研究研究者的视域之外,示涌获得应有的历史评价,本文意在探讨胡适留美期间对于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戏剧的选择,汲取,及其在推动中国戏剧理论批评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