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55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山草堂为独山莫友芝童年读书场所,后迁遵义成为藏书室,三迁南京(江宁),成为江南著名藏书楼之一,友芝借以研治目录学、金石学和文字学,著述等身。其子孙迁往扬州,藏书被逐渐卖尽。  相似文献   
2.
《原野》是曹禺秉持着形而上的诗性哲学对宗法制社会家族复仇题材的一次考量。仇虎与焦大星之间兄弟亲情和家族世仇的情感焦虑,构成了《原野》的叙事主题。然而《原野》的审美价值更多地着落在它的副部主题上,正是有了花金子的参与,复仇的神圣使命才染上了情爱的野性活力,使涌动的生命得以冲破逼仄的喉咙,在残阳如血的“原野”直直放歌。也许是激情耗尽的缘故,花金子之后,曹禺再也没有完整地塑造过这样的野性女子。《原野》终成绝唱。  相似文献   
3.
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的政治活动中心,又是最高的艺术殿堂,艺术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上的阐释,在这里得当了最有效的实证;人民大会堂里的中国画如果被称谓“艺术的国家形象”,确切地说是最能代表着“国家的艺术形象”;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画作,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作品展示场地及其化内涵,都可以说是政治与艺术结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连山易》中所隐含的许多观点都体现了炎帝时代的和谐思想。如阴阳对立统一是炎帝时代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体现了炎帝时代的整体思维;天下和平是炎帝时代和谐社会的理想;仁与义成为炎帝时代调节人际关系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成为炎帝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炎帝时代的和谐思想对以后中国及世界文化,尤其是政治、伦理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对“荷花淀派”的孙犁和此流派其他作家的小说作品进行二元对位的分析与比较,从而辨析“荷花淀派”与浪漫主义文学要义的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国《山海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章首先简略地回顾了《山海经》研究的大致过程和所达到的学科水平;其次,对《山海经》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阶段《山海经》研究的特征及其内容进行了阐发,对《山海经》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强调指出《:山海经》研究的终极成果,必将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8.
秦观在北宋词坛开始趋于分化的条件下,弃北宋初期小令的理性观照,复五代艳词的感性抒发,重现和发展了五代词绮怨的风貌,虽有发展创新,终未脱却《花间》窠臼。他吸收了温飞卿的细腻与含蓄,然不似温的禾农艳,接受了韦庄的清丽,却较之更为深曲和委婉,使词境改变了从前那种尚嫌单薄、浅直的面目,转而变得更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保留了《花间》词的神韵风调,取《花间》之神并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9.
双层叙事的提出意在探求《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文本审美价值相似性产生的叙事技巧上的缘由。认为两部作品具有双层叙述结构,第一叙述者与第二叙述者的层次使作家能够从题材本身的客观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发掘题材在写作上的最大可能性。这一结构方式能够突破对作家的限制的同时也改变了一般阅读状态下读者的姿态。赋予读者以叙述上的参与与阅读时的对话姿态。双层叙事使读者与第一叙述者展开对话而与第二叙述者保持距离,形成阅读时的第三者角色,一方面参与叙述建构,另一方面保持对叙述的批判与思考,形成一种“间离化效果”,是能够将读者引向深入思考状态的理想叙事方式。余华与肖洛霍夫的这两部作品提供了双层叙事结构的经典范本,同时他们在具体叙述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但在阅读效果与文本审美趣味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原本是泰代的中国地理志,因时代久远、文字难解,故被现代人误认为是世界地理志。从秦代中国的疆域入手,破译其有关文字,揭示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