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整体上看卡尔维诺与王小波的小说作品,二人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相同的审美趣味,即都拥有童话色彩、游戏精神、诗意想象和智性思维四个方面。而且四个方面是彼此交融难以分清的,童话往往是诗意的,游戏往往离不开想象,而前三者之中又渗透着智性思维———这种一般作家少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中,读者可以看到:自然、人、人与自然,在令人震惊的“树上世界”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活剧。作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人类的关怀之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之情巧妙而和谐地糅舍在一起,由此启迪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弄清“我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结构,进而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作的努力及其意义。《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探索小说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小说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范式符号学强调身体(感性),而非言语(理性),作为意义产生中心的价值,具体到文学文本解读,身述体对人述体的超越,也即激情对理性的超越,便构建出一个更为完美、更具张力的意义结构空间.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主人公柯希莫的一生:"离家出走"(确立自主关系)→"杀野猫"(自为的个体→"爱邻人","寻求爱情"(追逐理想>)→"升入天空"(弃绝大地),始终符合激情结构,即(行动,激情,行动),在他的每一次身份转变中,身述体都是意义产生的中心.这导致个体本真、自由的存在,也正是激情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5.
《寒冬夜行人》中的叙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对小说艺术形式有着高度的自觉,《寒冬夜行人》是反映其艺术高度自觉的典型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这种自觉体现在:其一,叙述的讲述与展示;其二,第二人称叙事。他在这两个方面的成功试验,特别是在第二人称方面的试验,达到了奇特的叙述效果。这种具有实验性质的叙述方式为其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启发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当代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1923—1985)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小说家。编纂思路明晰、翻译队伍整齐、编校质量甚高的五卷本《卡尔维诺文集》的出版,是当代外国文学译介中的一件要事。它为国内仍在升温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对象;它可能对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创作产生启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斯利·艾米斯是二战后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英国“愤怒的青年”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幸运的吉姆》讲述了一个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知识青年吉姆·迪克森在一家大学任教但不容于重视出身的上层社会而闹得笑话百出的故事。金斯利·艾米斯一方面表现了主人公吉姆所处的“沉重”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也借用“轻逸”的视觉意象、轻质的语言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沉重的主流文化的成功抗击。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我们的祖先》从多方面体现了作家的童话旨趣,文章从童话之幻、童话之善、童话之美三个方面解读了卡尔维诺在《我们的祖先》中的童话追求,以期能够更深入地领略作家独特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卡尔维诺终身致力于小说写作新道路的探索。在元小说《寒冬夜行人》中,他认真思考了小说写作中的诸多问题,充分意识到小说写作的艰难。这正是卡尔维诺的“作家”身份发生危机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0.
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消解了作者中心与文本中心,打破了虚构域与现实域的界限,将处于历时状态的行动素置于共时层面,最终颠覆了现代小说的成规。这一叙事实践与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的解构策略之间构成了某种互文关系,而读者却也不难从中发现诸多不可被消解的踪迹与界限。卡尔维诺正是在突围与界限的张力中拓展了小说这一文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叙事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