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55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终生处于被利用的境况,他不断为此而困惑,而苦恼,然而却始终陷于此而不能自拔。这一方面表现了人性的窳劣,一方面也表现了鲁迅心地的单纯与致诚。  相似文献   
3.
荀勖<中经新簿>"但录题",是指其仅详载每部书的篇目,而没有介绍作者、评价图书的叙录.<皇览簿>一书因为篇目众多,而在<中经新簿>中单独分为一卷."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这一说法,出于对史料的多种误解,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国学大师,他的辑佚成就卓著,辑佚有《会稽郡故书杂集》、《占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等书。鲁迅辑佚义例严谨,考证精确,特点鲜明,是民国时期辑佚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在古籍辑佚学上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如何将五套操作系统稳固安装在一台微机上提高计算机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连国义 《图书馆杂志》2018,(2):116-119,128
上海图书馆藏四册抄本《松隐文集》为弥补原第十四卷散佚的缺憾,从《宋诗抄》中抄录杨万里、许月卿、方岳、林景熙、文天祥、郑震的诗歌共28首,拼凑成第十四卷,其为伪作无疑。《全宋诗》所收录的该卷诗歌当剔除。同时上海图书馆将该书著录为明抄本,当改为清抄本。  相似文献   
8.
魏晋风度、越文化、唯美主义与鲁迅特定的个性气质、生命体验和文化视野相互渗透映发,从一个侧面造就了鲁迅精神世界的丰富深邃性,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鲁迅以其真挚的生命体验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打通中西古今界限,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世界艺术潮流之间兼容并蓄、颇富个性的择取与再创,体现了中西古今文化碰撞局面中现代文人的独特选择。这种创造性精神本身也成为亟待继承的文化传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在《荀子》一书中,引用《诗经》有83处。除大量引《诗》外,还有一些论《诗》的内容,这都明确地反映了荀子的一些诗学观念。荀子既谈其内容和旨意,又将其统摄在圣人之道之下,视之为道的载体,指导人们修身、从政,很大程度地将《诗》道德伦理化和政治化了,为汉兴以来《诗》的经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诗性"具深浅两层涵义:浅层指艺术作品的抒情性、形象性、节奏性;深层则指的是文章之魂,是作品的精神底蕴,一种含有诗化哲学意味的整体气氛。在"匕首投枪"的外貌下,鲁迅杂文实则包藏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一种深层的诗性,即"诗性品格"。它是由浓烈的诗性精神、诗性情感与发达的诗性思维共同熔铸而成的。独立不倚、大爱无伪、天马行空是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的最主要的3个方面;而诗性情感和诗性思维,则是鲁迅杂文诗性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