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远的船娘     
余显斌 《陕西教育》2005,(10):41-41
棹一叶舟,泊于汪汪一碧的水湄旁。有客人上船,坐定则叫一声道:“客人坐稳哟,船可要走了。”声音鲜鲜的,嫩嫩的,水黄瓜一样。竹篙一点一弯,身子一弓一翘,小船儿悠悠,荡一水柔,荡一河风,飘向远方,飘向青山绿水深处。船儿已经飘远,山歌仍在河面摇曳。人儿已经消失,笑声仍在小镇上空缭绕。  相似文献   
2.
陶琪浩 《物理教师》2015,36(2):84-86
橡皮筋于1845年3月17日由Stephen Perry发明,由胶乳用浸渍法制成,其制造工艺包括浸渍、硫化、脱模、切圈(条)等工序,具有伸长率大、回弹性好、价低、使用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捆扎物品.除此之外,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凭借自身的智慧,充分演绎,赋予其多样性和趣味性,尤其是趣味性:表演魔术、串接成长圈跳橡皮筋、制作弹弓、充当玩具汽车飞机的动力等等.  相似文献   
3.
物理,既要求学生有过硬的数学功底,还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解题方法多样,如整体法、隔离法、临界条件法、矢量图解法等,这些方法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开出率较低、实验效果欠佳、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本文提出了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充分利用低成本物理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6.
一、考点解读物理实验为高考必考内容,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实验的考查,尤其是除了对教材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还增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完成新的实验目的的设计型实验将逐步取代对教材中原有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历届高考在实验方面的命题重点为: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定、物理规律的验证和物理现象的研究、实验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矢量运算在高中物理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它不同于学生已知的代数运算。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此实验虽然以力为对象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但此定则对以后所学的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矢量都适用。因此,通过实验让学生牢固掌握矢量运算的法则对今后学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其方式方法既不同于以往学生熟知的从实验现象出发去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实验,也不同于那些通过获取实验数据去分析归纳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实验。此实验第一次运用了等效代替方法,通过理论值与实际值对比,来获取实验结论。实验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学生就会表现出实验的目的不清,思路不明,方法不当,结论模糊,实验过程走过场,起不到验证结论、深化知识的目的。为此,笔在此提出做好本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Miranda定则的证明方法,熊庆来的关于m(f~(k)/f)的估计[2]和全纯函数族的一些性质,得到一个全纯函数族的正规定则。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高考对本章的左手定则、安培力、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考查的频率高,而且考分占比也较大,特别是带电粒子在磁场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多与动量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核反应方程等内容进行综合命题,使高考命题素材更为新颖,情景更为复杂,体现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1,(5):24-25
1801年的首次发现18世纪,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名叫约翰尼斯·提丢斯。提丢斯对天体运行有兴趣,一心想找到一个公式,来描述当时已知的6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1766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律。提丢斯先按照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列出它们的名单: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接着,他在每个行星的名下各写一个数字。在水星下边写了个“0”,在金星下写的是3。后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