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丽斯·默多克是一位将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想与后现代叙事手法进行调和的现代英国女作家。为了反映当代社会道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在现实主义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她采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思想来探索人的主体性和真理、善和美之间的矛盾与关联。从她的人论入手,可详细读解她的作品中四个主要后现代叙事特征,包括语言与真理的悖论、语言与游戏的关系和反佛罗伊德的倾向,对理解和领会她的作品丰富的社会道德含义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艺术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默多克的“保持形式与偶在之间的张力”是从哲学层面来看待形式的美学意蕴,旨在以有限的“形式”来演绎无限的“偶在”。  相似文献   
3.
《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早期一部颇受瞩目的小说,神话原型模式的引入构成其最重要的诗学特征。神话原型的精妙“移用”既拓展了小说的想象空间,又深化了其中的哲理意蕴,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邓小艳 《科教文汇》2013,(14):60-61
《独角兽》是英国小说家兼哲学家艾丽丝.默多克创作于1963年的一部哥特式爱情小说。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透析主人公汉娜的复杂心理活动。本文试图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从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抵抗,分析汉娜在盖兹囚禁岁月的隐忍和抗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默多克在其小说《钟》里建构了多重镜像,女主人公多拉辗转于由自我之镜、他人之镜、空间之镜等构成的“镜城”之中,经历了自我迷失到自我重建的艰难历程.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逻辑,多拉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只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默多克构建了以“关注”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陷于拉康悲剧论断中的人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谈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运作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发展完全秉持的是传媒消费主义的理念。他重视市场、重视商业化运营,以盈利为目标;他坚持以受众为导向的传播理念,把受众完全等同于消费者。本文着重分析了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的运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重新阐释柏拉图的洞穴喻,艾丽丝·默多克对隐喻中所蕴含的人作为认知主体与被看“客体”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此来批评现代道德哲学对于人的道德现实状况描述的不足;与此同时,默多克对“善”的“现实化”描述肯定了它对于处理“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且为当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战后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把严肃的道德思考与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和图解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在她的小说中,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善"、"恶"、"宗教"等类型的人物频繁出现,因此对她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作一分析,对于全面把握其创作意图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在其小说<独角兽>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她是用原型说话的艺术家.她在其文本中构建出"失乐园"、"替罪羊"、"死亡--再生"、"情爱复仇"、"出埃及"、"启示录"等众多神话原型,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全人类的命运,从而牵动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钟》是英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的一部力作。以“钟”为统领的意象性构造,使作品具备了“诗性”韵味与感染力。意象手法的成功运用,不仅真实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深化和拓展了小说的主题与想象空间,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