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厘定吴组缃小说的艺术个性的基础之上 ,选择其 30年代的小说名篇《艹录 竹山房》进行细读 ,围绕小说的中心意象“被囚禁的女人” ,从叙述者的选择、叙事模式的建构、意象的营造、氛围的渲染诸方面来欣赏吴组缃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结局,对于展现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来说,死亡的悲剧结局自有无比震撼的效果。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死亡的不可抗逆性和无法回避性,更能引发文学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回顾性反思。而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具有的审美价值正是在于它反映人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叙述学理论的诞生摆脱了单纯的叙事作品研究的禁锢,把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的方法论独立出来,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叙事群体,超越了文学的题材界限,重视对叙事本身的理论性研究。文章旨在以叙述学研究的两大层次——结构与话语层次为理论根基,对小说与影视两种不同叙事题材的异同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受主流政治话语影响,"十七年"的女性小说主要描述"爱情———革命"对立中女性解放与成长的故事,但在革命叙事中仍然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体现出从主流话语向女性话语裂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革命小说的范本,作为蒋光慈的代表作,《咆哮了的土地》展示了当时农村被重构自身文化与历史时的欲望化场景以及作者对此体验和臆想后的"单纯"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入话手法是古今中外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叙事策略。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入话”,在外国古典小说中是“故事套故事”。中国现代文学中,从精英文学到通俗文学都使用了入话的手法,催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元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小说的入话手法。  相似文献   
7.
须兰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延续和转型.既有与先锋小说近似的叙事策略,又具有新变与异质的叙事特征.不过,还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把须兰小说归入"新历史小说"之中.  相似文献   
8.
东西的小说相当一部分呈现出一种看似轻快实则冷峻的书写套路,于表面调侃夸变之间蕴存深层悲苦异诞,这是一种以漫画思路入主小说的方式。它不仅是文本风格和阅读效果,更是实践作家艺术观念和现实态度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伤逝》有说不尽的话题,不论是叙述文本自身的结构、作者采用的独特的叙事视角,还是叙述者的每一次评论,都给读者理解文本带上了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在叙事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当下,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解读《伤逝》,并结合作者的经历,体会鲁迅小说中别具一格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是波兰著名诗人,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诗包含丰富的想象和辩证的思维,常常通过叙事敞开人类存在的场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