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This reflection essay describes the Central States Region as an area ric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onzález describes Mexican American migrant farmworker organizing as an intercultural activity since the union activists attempted to influence both Mexican heritage and European heritage audiences. González also describes the many interculturalists working in the Midwest who influenced his e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理论修辞学》认为修辞的本质在思维层面,从修辞哲学的高度建构修辞学理论,演绎推理修辞技巧,初步建立起多元性、认知性、互动性的修辞学理论,是目前国内把修辞学研究范围拓展的最宽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Social media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protest movements for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As such, scholars should consider these ephemeral messages as 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such movements’ rhetoric. This article draws on Kjeldsen’s method for the critique of visual political rhetoric and adds consider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synecdoche, and metaphor to demonstrate a method for the rhetorical analysis and a critique of Internet memes as visual, political rhetoric. The Pepper Spray Cop meme arising from Occupy Wall Street is presented as a case-study example.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centrality of the intertextual nature of memes as a unique form of visual rhetoric in activist context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user-generated and activist rhetoric.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家的修辞学转向使当代修辞学从传统的束缚中走了出来,不再局限于对劝说和论辩的修辞术和修辞法结构的研究,而是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在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辞学与哲学传统上的分离得到了修复,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修辞的功能从言说技巧提升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修辞学理论的更新和深化扩大了修辞学的视野,为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修辞是指编码,随意改变其含义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修辞学丧失自身特征。修辞学以揭示编码规律为己任,但不等于无需研究解码,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是两码事,后者覆盖面总是大于前者覆盖面。接受修辞学概念可以成立,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下位学科,应当把落脚点放在编码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汉语借用量词的计数作用,同时还着重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形象性、描写修饰性等方面论述了借用量词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文革语言中,詈词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本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对这一辞格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它的两个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9.
短信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信文学研究相对于短信文学的发展是滞后的,也不够深入和系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为:一是对于短信文学身份的确认问题。一些作家和批评家主要是感悟即兴式的,缺乏从学理的角度进行卓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认定。二是对于短信文学的特征的分析。虽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于短信文学的特点作出了归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短信文学的特点,但都显得偏于一隅,不够全面,有的甚至是不够准确,或是未抓住短信文学的本质特征。三是对于短信文学的分类。各家在对短信文学分类的时候,主要是标准不统一,类别过于粗略,从文体方面关注不够。四是对于短信文学的修辞学分析。除少量文献涉及的修辞方法较为丰富以外,其它均未能充分反映短信文学修辞运用的全貌,对于修辞表现的新动向也关注不够。另外,存在许多空白或涉足不深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训诂学必须贯彻联系性原则。所谓联系性原则,就是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不要孤立地研究词义。这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把词义的解释研究同音韵学、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有关学科联系起来;一是要把词义的研究与化历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