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中国甜菊糖产业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小钰 《科技广场》2012,(8):190-197
本文从产业成立的理由、构成、市场、技术、问题五个方面对中国的甜菊糖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的结论是:为了迎接甜菊糖产业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中国甜菊糖产业必须做好两门功课:一是技术创新功课,二是产业整合功课。  相似文献   
2.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消毒剂70%酒精和0.1%升汞的不同时间处理组合的灭菌效果和对试管苗再生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70%酒精处理15-30s+0.1%升汞处理4m较为适合茎段外植体灭菌,污染率低、苗再生率高;6-BA与NAA组合的试管苗增殖系数比KT、Ad与NAA组合要高,培养基中添加1.0mg/L6-BA+0.1-0.2mg/LNAA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适合试管苗增殖,增殖系数可达7.4;培养基中添加0.0-0.5mg/L的IBA或NAA均适合试管苗生根,生根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主要调查了四川绵阳地区甜叶菊叶斑病的发病规律;采用叶面喷雾法,测定多菌灵、乙基托布津、代森锌、粉锈宁、百菌清防治甜叶菊叶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绵阳地区甜叶菊叶斑病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为发病高峰,病情指数为28.3。②在试验药剂中,相同稀释度75%百菌清,50%乙基托布津,65%代森锌防治效果相似,显著优于50%多菌灵和15%粉锈宁。  相似文献   
4.
以甜叶菊试管苗为外植体,研究了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对甜叶菊试管苗增殖、生根、生长及移栽等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椰子汁、香蕉泥和水解乳蛋白等对试管苗增殖、生根、生长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试管苗生长、增殖、生根产生重要作用,其中硼、锌、铜、铁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锌元素是培养基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影响试管苗的生长,而且对试管苗的移栽也产生较大影响,增加MS培养基中的锌元素的浓度,可促进试管苗的增殖、改善试管苗的质量;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椰子汁、香蕉泥对试管苗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香蕉泥能明显改进试管苗的质量,试管苗茎杆粗壮、生长旺盛,但添加水解乳蛋白却抑制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在试管苗生根阶段,添加有机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甜菊扦插育苗过程中,将供氧剂施入苗床土中,插穗基部沾了发根剂后扦插,可以提高成苗率28.6%,单株生根条数增加27.1%,单株生根总长度增加19.1%.  相似文献   
6.
以甜叶菊为试材,采用正交法对影响其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的5个因子进行优化,进而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SRAP反应体系影响大小顺序为:MgCl2,Primers,Taq,dNTPS和DNA。20μL的SRAP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2.7μL,10×Buffer(含15mmol/L MgCl2)溶液3μL,2.5 mmol/L的dNTPS 0.8μL,10μmol/L的前后引物各0.75μL,20ng的模板DNA 1μL,5U Taq聚合酶;品种内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24~0.69,当遗传距离为0.48时,可将上述12个甜叶菊品种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7.
蒋小钰 《科技广场》2012,(9):177-183
本文从我国一般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讨论入手,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成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组织纽带较弱,二是金融服务不足。继而从金融服务角度切入,提出了一个在"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发展资金融通"良性循环中形成和发展"种植业产业集群"的一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也作为对甜叶菊种植产业组织形态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蒋小钰 《科技广场》2012,(10):217-223
本文依据对中国甜菊糖产业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ZRF法甜叶菊综合利用新工艺"的我国甜菊糖产业整合新方式——竞合方式:以新工艺设备投资和技术服务为投入,与我国现有的甜菊糖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将新工艺的技术优势与现有的甜菊糖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的资金和渠道优势互补低成本迅速联合扩张,形成我国甜菊糖产业的"托拉斯",提高产业集中度,完成我国甜菊糖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