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477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80篇
体育   253篇
综合类   25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8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是其传统文化的代表,渗透着民族历史发展的痕迹,它的发展也反映了各民族在自身的民族发展与壮大。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内涵及所表达的美学价值,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图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开发与地域化——吴化的必然联系,思考探索重塑传统化,寻求开发苏州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建设陇右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教的基本理论直接来源于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有同而又有所不同,道家的自然无为、重生轻物、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与道教的善生保真、追求长生的人生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实践上,便是道家游方之外,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返朴归真,以一种出世姿态遁隐山林。道教从建立之初就积极地干预政治、游方之内。用实修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努力地有所作为。道家的出世与道教积极入世的人生实践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大学生在进行校园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章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指出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道教文化中的"乐生、重生";"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神形兼修"等思想浸润着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传统体育,为多视角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2005年江苏省文化理论创新工程图书馆学类获奖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列出了今年的参考选题。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某一所高校两个校区的校国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消灾祈祥法术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贾府,无论主子或奴婢,有的佩戴护身符欲消灾避祸,“仙寿恒昌”;有的炼丹烧汞欲升为神仙;有的打醮设道场欲解除冤孽;有的作法欲诅咒他人等。然而,那些欲消灾者病缠身,欲成仙者命早亡,欲害人者先害己,落了个烟消云散的悲惨结局,无不笼罩着浓重的“悲凉之雾”。撩起悲凉的雾纱,可以窥探出曹雪芹无望找到“补天”良策的苦闷彷徨心情。曲曲悲歌实际是曹雪芹对道教信仰法术进行否定的形象化的“宣泄和标示”。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一种文化知识的积淀与提纯,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生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编辑的积极组织,有意识地策划才能产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产生是编辑对自身知识资源,对地方文化资源,对学报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建构要充分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