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虽然,天台宗为佛语宗,牛头禅为心宗,然而同在江东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他们却发生种种关涉:如都提倡禅教并重;都主张无情有性说;都推崇傅翕思想。这种种关涉也就构成了南朝灭亡后江东佛教之特色。  相似文献   
2.
遵式为天台高僧,是宋初天台宗"山家派"的代表人物,精于忏法的制定与推广,被誉为"慈云忏主""慈云尊者"。同时,遵式亦致力于天台教籍的整理、编目,撰有《天台教随函目录》《天台教观目录》两部佛籍目录。其中,《天台教观目录》在著录对象、分类、序言及注语方面富有特色,为宋初天台宗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典籍与教观理论基础,是遵式弘法传教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越中是唐诗之路的心脏地带,自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和文士雅客多隐居于此,中国的山水文学和山水诗就诞生在越中。大唐时代文士雅客纷至沓来,使昔日魏晋风流得以再现,其结果即是形成了今人所称的唐诗之路。从唐人诗文所载来看,他们大多是步魏晋人士的足迹来此访胜探幽的。可以说,魏晋风流在越中的活动是唐诗之路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临海洋竞争、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形势,以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的天台应充分发挥自然、人文和历史文化的资源,加快文化的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再展历史辉煌。这对浙江省以至东南沿海改革开放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旭是天台教学史上最后一位卓有建树的佛学家,天台学说的终结性人物。他竭力回归和高扬由智顗大师所开创的台宗心灵美学的原初精神,全面、充分地拓宽和丰富了台宗“一念三千”说的内容和意义,并以“一念心”作为理论基础,以艺诠佛,折射出台宗审美的价值取向和文艺美学观点,为台宗心灵美学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天台山红脉钓樟的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脉钓樟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七子花间的竞争弱。红脉钓樟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七子花>种内>苦枥木>青钱柳>江浙钓樟>红果钓樟>阔叶蜡瓣花>榔榆>尾叶樱>柳杉。竞争木对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服从幂函数关系,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减小;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大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天台山八种植被下土壤中的肥力因素: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PH值。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八种植被土壤的上述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八种植被土壤肥力的相似顺序为:七子花土壤茶园土壤>竹林土壤>柳杉土壤>金钱松土壤>日本花柏土壤>黄山松土壤>云锦=杜鹃土壤。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佛教史上,天台智是第一个把忏法理论化、系统化的人。他的思路历程是:先依中土儒家文化的强势背景,把忏悔概念的处延和内涵加以扩充;再在天台宗理论特色的层面上,依《梵网经》把《大智度论》中的十戒和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判教、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理论相融通;最后在佛教一般的层面上,把三种忏悔与戒、定、慧相匹配,显示所有的忏法都是佛法。这样,使忏法既保留佛教的共性,又具有天台宗特色的个性,又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善恶,天台宗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在于其性恶说,也在于即善而恶、即恶而善、深迭两边的圆融善恶观;关于美丑,本非佛家所关涉,天台宗却以善恶缘好丑,并与善恶构成因果转换、自足互动的机制,比之传统佛教、中国经典伦理观和美学,呈现出独具内蕴的泛恶倾向和审丑意识.  相似文献   
10.
项敏  赵平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2):32-35,42
作为最具天台宗特色的基本教理之一,“一念三千”意蕴深绝,殊难对译。天台智顗融冶了原始佛教的义理传承与中土文化的表述方式:“三千”,是佛理智性的推演;“一念三千”,则是浑融无痕、不可思议的组合。对该术语作英文诠释,宜以“一念”、“三千”各自的准确性与“一念三千”超时空的广涵性相结合,充分体现天台宗的诗性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