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怒吼吧,中国!>一剧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苏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反映的是苏联对以英国为核心的帝国主义联盟的担忧.由于该剧的情节和此后发生的万县案相似,剧作被国内批评家认定为是万县案的写照,并逐步强化了两者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史实被人们忽略,反帝话语的影响力则显露无遗,一个秉承苏联官方政治意图的剧作最终被改造为中华民族觉醒的预言.  相似文献   
2.
对于卢构桥事变的处理,裕仁态度甚为主动,有原则指导也有具体策划,坚决主战又重视迫和,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推动了事态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从西安事变全过程看,蒋介石获释回宁是和平解决事变的一个关键环节,把它作为事变最后和平解决的标志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牵涉各方远东外交政策,美国作为远东拥有重要利益的大国,其外交政策走向对国际局势具有重要作用。最终,在日本的武力下,美国所构建的华盛顿体系逐渐走向了破产。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以胡适为首的北方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阵地,对该事变给出自己的建议,期望国民政府能在国联的监督之下直接进行谈判,以空间换时间,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并幻想日本主动让步。但最终这些建议都没被采纳或实现,证明了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及其对侵略者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匈牙利事件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这种政策经历了从观望到最后确立的一个过程.美国政府实行严格"不干涉"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担心苏联会因其在东欧地位的严重恶化陷于绝望,进而诉诸于极端措施,从而引发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乃至于爆发世界大战,因此,美国不愿冒战争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与自己关系不大,且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中欧小国,这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现实主义原则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雁门事变爆发的原因是突厥力量逐渐强大和隋炀帝治国策略的失误。事变得以解决的因素,从突厥这方面来看,是因其骑兵不擅攻下城,隋援军已逼近,季节将要变换,后勤补给又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惠州、广州等地沦陷后,东南亚惠侨发起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1939年5月,根据各方报告,国民党断定服务团已为中共占据并实施中共之活动,因而对服务团的态度由初期的赞扬转变为监视、设法取缔。1940年1月,国民党广东军队取得第一次粤北大捷,加之日益浓厚的反共氛围,国民党广东军政当局制造了"博罗队事件",以此作为解散服务团的前奏。事件发生后,成员逐步流入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成为华南抗战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东阳“许都事件”是晚明风雨飘摇时期最不该发生的事件,然而它却发生了,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子龙是处置东阳兵变的关键人物。孤立地看,“许都事件”只是偶然发生的地方事件;立体审视,则与晚明的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多棱镜效应,折射出晚明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看出明王朝灭亡的多重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处理一·二八事变的基本出发点是:首先实现中日停战,然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为此,国民政府在军事、政治与外交方面多管齐下。显见,此时国民政府对日政策与九一八事变时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既折射出中日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也说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微妙的调整。然而,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核心仍是基于依赖国际调停的方式来解决中日争端。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