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8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方法,分析虞轶群跳远助跑和起跳步长及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等技术指标,发现其助跑最后3步速度较快,但助跑节奏不够稳定,步幅变化较大,靠视觉感知来调整步长。在起跳蹬伸阶段,起跳腿膝关节蹬伸幅度和蹬伸角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195 4年到 195 5年 ,毛泽东同志直接介入并强力干预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纵观这场远远超出学术讨论和批评范围的政治批判运动 ,不难看出 :他对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所取得的成果估计不足 ,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在“自叙传”式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自我艺术形象”。这个经过文学加工的艺术形象既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 ,又印有作家身世、经历和性格气质的影子 ,也经历了性格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韩愈《进学解》一文提出的"记事者必提其要"为学方法,千古以为美谈。然而细细考究,这个概念含义并不明确。前人对"记事者必提其要"做了各种阐释和解读,经过梳理,认为它大体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对史籍一类的著作要抓住其纲要;采摘经史,据事以类义;整理史实要含咀英华、删除冗赘。  相似文献   
5.
渐江曾生活于现今的安徽地域,对安徽的人文风貌在其画作中描绘了许多。渐江的绘画画风笔墨严谨、格调简约,对描绘的自然景物高度概括,虽然用墨偏淡,但不显虚空。画面形式具有现代设计学的韵味,构图独特。这种当时的新视觉形式,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山水画,而且也给安徽建筑景观设计在形式和意境方面带来了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庚子年(1900年)间,上海报刊时论凸显出一种从上海、东南和南方的视角立论的东南意识,表现出上海和东南绅商关心时局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社会主体思想.张謇作为江苏和东南地区的上层绅商代表,他在庚子年向东南督抚的陈言献策中,也显露出与上海庚子报刊时论类同的东南意识.特别是他提出的"西北"与"东南"的"名、实"互存论,是一种深涵政治哲理的时局观,它为我们考察张謇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周作人主编或主持的代表不同时期编辑思想的标志性刊物《语丝》和《骆驼草》入手,将周作人放在不同的阐释视野来探察其编辑行为与文学创作的联系,探讨编辑出版行为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创作风格对刊物风格的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材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地存在着很多里。里皆有其社,社主又有“地主”、“侯土”等异名。围绕着里社的巫术活动十分盛行。从战国至汉代,里、社合一之制基本得到沿续,然而里、社分离的历史趋势已明显存在。西汉晚期,民间百姓在里社(官社)之外另立私社。东汉初年的《序宁祷券》证明了此种私社的存在,西汉中期邗江汉墓的《神灵名位牍》和秦朝末年的周家台秦简《日书》中关于私社的内容,比文献中唯一一条材料(见《汉书.五行志》)要分别提前36年和177年。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中“见V”结构的使用情况十分复杂。一方面,上承上古时期的被动式“见V”结构被继续保留、使用;另一方面,新产生的非被动式“见V”结构日趋繁荣。佛经献是研究中古汉语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章以佛经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新的材料可以为此论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李潇 《出版科学》2016,24(6):72-74
回顾于丹自2006年国庆7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的作品出版情况之后,关注于丹十年出版,分析于丹媒体形象和品牌延伸的二元互动,探讨于丹品牌出版的十年主题流变与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