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41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柏林 《情报学报》2004,23(4):463-468
本文从信息构建出发 ,进而引申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推理 ,最终提出了知识基础工程。在设计并实现自然语言的语法开发平台时 ,产生了构建知识库的设想。利用语法开发平台 ,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进行开发 ,加上一个好的算法 ,就可以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对分析过的句子进行内容提取 ,并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逻辑形式进行格式化 ,得到以面向对象为特征的常识知识库和以逻辑命题为特征的专家知识库 ,这应该是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的最高层次 ,也是知识工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应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侵害“人权”的行为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在刑事诉讼领域,无论在理论方面、立法方面还是司法实践方面,都离“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相去甚远。现行《刑诉法》第12条存在明显缺陷。立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是我国在刑诉中保障人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实现在于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因此,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由说话人示意、听话人推理的动态过程。论文着重分析关联理论对语用推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承先启后,在推类理论上,发挥了公孙龙注重类的内涵的研究,把墨辩提出的推类之难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把《吕氏春秋》所提的类不可必推问题作了阐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推类理论,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二难推理的内容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把二难推理形式局限于充分条件假言二难推理,而将必要条件假言二难推理排除在外;二是对二难推理规则的提法似有不足。二难推理的全部正确推理形式应是八个,而不是四个。二难推理的规则仅仅是保证推理形式有效的规则,并不涉及前提内容的真实与否。深入探讨二难推理的形式和规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规范实际思维、防止逻辑错误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假言+选言推理”是以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为前提的组合推理。根据假言、选言全中构造出12种推理模式。采用归谬赋值法,对其有效性进行判定“N难推理”便是这种推理的语用形式。  相似文献   
7.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现状与动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发展性的异常,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最复杂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之一。本文对儿童ADHD研究的热点即成因研究和干预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积分问题在传统数学中已臻完美,但在有理函数的积分中如果结合具体问题适时采用组合方法来解决,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作者在文[1]中曾经探讨了四类有理函数的组合积分法,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常见分母二次型、常见分母三次型有理函数的组合积分方法,以及若干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9.
To better understand dimensions of text complexity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adolescents, 103 high school senio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 Each group read versions of the same 2 informational passages and answered comprehension test items targeting factual recall and inferences of causal content. Group A passages had a challenging readability level and high cohesion; Group B passages had an easier readability and low cohesion; Group C passages had a challenging readability level and low cohesion; and Group D passages had an easier readability and high cohesion. Students in Group D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students in Group C (g = 0.78). Although the effect sizes of comparisons among all groups ranged from g = 0.13 to 0.73, no other comparison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olesc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dually influenced by a text's readability and cohesion. Implications for matching readers to instructional tex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数学>教材中只证明了重要极限limn→∞(1 1/n)n=e的存在性,对于其结果为什么是e未做证明.本文将对此极限的结果做一个合理猜测,并给出了一种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