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的藩篱并不能促成农业转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还必须有效提高农民转户迁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在九龙坡区陶家镇和海龙村的试点较为成功,其共同点在于注重以工促农、社会保障和土地集约,而在改革主导角色、农民身份转变和土地流转方式上各具特色。"陶家模式"和"海龙模式"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土地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系统思考与政策创新。目前,两种模式的深化发展,面临土地政策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推力不够、城乡规划视野不宽、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管理体制不顺等困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保障农转城人员的利益,推进城乡科学规划,破除农村投资樊篱,并提升各级政府的统筹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其心理行为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了解其市民化的表现,探究其市民化的动机,分析其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促进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困难重重,迫切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我们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支撑,以消除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为重点,完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土地、教育培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全面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新市民群体包括农民阶层和期望获得与现在城市居民同样国民待遇、生活方式接近、权利对等、文明程度相同的城乡共同体的正式成员。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遭受着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居住分布和社会心态等边缘化的一系列难题。文章从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制度三个方面对新市民群体边缘化困境进行分析,从能力提升、制度保障和条件改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解决新市民群体边缘化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中的重要生力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热切期盼。长期以来,受制度约束、经济条件、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广大新生代农民工一直处于游离城乡之间的尴尬境地。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及市民化过程中遇到障碍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市民化"进程与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作了探索性思考,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琳琳 《成人教育》2011,31(2):19-20
通过教育与培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是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层面,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实现该群体的市民化,使其成为城市新市民,才是教育与培训在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优势,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全面提升,推进其成为新市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健全城镇建设民主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建立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有序推进离农农民市民化并逐步退出其承包地,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Logistic模型对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4省市1 086离农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寻求最大化经济补偿收益及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的两大动力引擎;离农农民退地意愿和行为受退地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束;离农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对农民退地进城产生促进作用;对退地后工作稳定程度及生活状况的预期,是离农农民考量退地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但要消除"城乡二元制度性壁垒",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性壁垒";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农民退出土地的意愿,要充分保障退地农民的权益,切实降低退地风险;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购房补贴力度,以降低离农农民的退地进城成本;应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离农农民的退地能力。此外,还要建立传统身份农民退出与职业农民进入的联动承接机制,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