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317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23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如何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业余田径训练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制度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的叙述,认为总量许可证管理必须成为我国今后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并对如何加强总量许可证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刑事技术实验教学是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提高公安院校刑事技术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加大刑事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4.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在适用中的诸多困惑引起我们较多的思考,证券、期货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证券、期货犯罪亦有其特殊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可供参考的案例并不多,本文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共同犯罪等特殊问题都一一做了探讨,意旨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之刑法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日益增长的竞技体育伤害行为进行重新思考,认为并非所有竞技体育伤害行为都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刑法有必要介入并加以规制,从而促进竞技体育运动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非法经营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种犯罪,该罪在实践适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应对作为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作严格的限定和解释,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小口袋罪的弊端。同时,对于本罪中罚金刑的适用及与相关犯罪的区别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我院田径队短跑组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 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乳酸浓度、血细胞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最大摄氧量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保满的趋势;最大摄氧量有提高;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建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目标,和谐社会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法律手段,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疏通各种社会积弊,由此而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体现了刑罚谦抑性与人道性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正视社会稳定与犯罪增长关系后的理性与科学的现实回应,我们应该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中国FDI数据与国侨办侨资企业数据库进行全面比较和深入研究发现,近年来的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大大超过外资成长:新批侨资企业数量连续大幅度增加且大大超过外资成长;新增侨资在全国FDI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侨资企业平均投资额大增,并且在制造业中比重下降;新批侨资企业主要来源地分布较广,位次变化显著.这一转变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侨资企业在一二十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快车上不断壮大,经营规模与产业层次得到提升,与世界企业的差距大大缩小,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这一重大转变在这次研究中首次被揭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政策取向必须随着新的形势变化应适时调整,高度重视侨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故意犯罪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犯罪预备并非起始,犯罪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以后,正确地理解犯意表示和阴谋,有助于我们认定犯罪预备。鉴于犯意表示和阴谋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司法制度中应确立阴谋犯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