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543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刑事技术实验教学是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提高公安院校刑事技术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加大刑事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统计界在对平均指标的概念、数理基础及应用分析等方面的阐述还存在一些疑点。重新界定平均指标的概念、阐明统计平均数与数学平均数的区别、进一步明确调和平均数的应用场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在适用中的诸多困惑引起我们较多的思考,证券、期货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证券、期货犯罪亦有其特殊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可供参考的案例并不多,本文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共同犯罪等特殊问题都一一做了探讨,意旨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之刑法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日益增长的竞技体育伤害行为进行重新思考,认为并非所有竞技体育伤害行为都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刑法有必要介入并加以规制,从而促进竞技体育运动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非法经营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一种犯罪,该罪在实践适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应对作为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作严格的限定和解释,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小口袋罪的弊端。同时,对于本罪中罚金刑的适用及与相关犯罪的区别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元决策数学模型评价体育实验教学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彩霞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06-208,214
立足于体育实验教学实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咨询调查等方法,并借鉴已有的教学评价经验,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和统计学理论,构建出体育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它对于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目标,和谐社会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法律手段,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疏通各种社会积弊,由此而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体现了刑罚谦抑性与人道性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正视社会稳定与犯罪增长关系后的理性与科学的现实回应,我们应该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8.
虽现行《保险法》第12条第6款对保险利益下总括性定义,但该界定模糊,导致对保险利益的理解不一致,在具体适用时,争议颇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难以把控,易将保险利益界定扩大或不合理缩小。故应对财产保险利益的范围明确列举,采取法定权利人、占有人、管理人以及合同主体的分类列举方式;人身保险利益的范围增加具有法定保险利益的人员,将各国所普遍承认的合伙人、债务人等与投保人具有商业利益关系的相关人员列入,同意原则需加以被保险人书面同意方式的要求;同时,为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增加对保险利益转移和消灭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故意犯罪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犯罪预备并非起始,犯罪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以后,正确地理解犯意表示和阴谋,有助于我们认定犯罪预备。鉴于犯意表示和阴谋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司法制度中应确立阴谋犯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针对是否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形成的学说主要有降低论、不变论和弹性论,但各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降低论学说侧重于扩大刑罚的打击范围;不变论则侧重于犯罪的社会预防;弹性论侧重于赋予法官的裁量权去防范该类犯罪。但从刑法的正当性依据、社会责任及我国法律体系一致性的需要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仍应保持当前刑事责任年龄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